04/07/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西方氣候施壓 中國兩面受敵

氣候議題正成為國際外交角力的新焦點,中國更成為歐美施壓的主要對象,而中國內地固有的污染問題,又使中國在氣候外交中舉步維艱。

聯合國準備年底在丹麥召開世界氣候變化大會,就全球清潔能源及節能減排問題進行商討,馬上要在意大利召開的八國峰會也將討論氣候問題。中國在這兩個會議中均是眾矢之的,外交部副部長何亞非日前表示,堅決反對利用應對氣候變化推行貿易保護主義。他強調,中國將堅持「承擔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的原則。

用氣候問題進行施壓是歐美對華外交的新動向。奧巴馬上台之後,氣候外交成為其外交的重要支點,美國在國際外交場合頻頻出擊,無論是國務卿希拉妮,還是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訪華,氣候問題是她們與中國進行對話的主要議題,要求中國承擔起改善世界氣候的「大國責任」。奧巴馬十一月對華正式訪問的一個主要議題,就是要與中國簽訂清潔能源條約。氣候施壓逐步取代了民主議題,成為美國對華外交中的優先項目。

環境保護與改善氣候已經是當今的世界潮流,美國以此作為議題,佔據道德高地,中國因為過去三十年透支式的發展,環境污染極其嚴重,在今後的氣候外交中極其被動。而且,西方國家還將氣候問題當作貿易保護主義的擋箭牌。日前美國國會通過的清潔能源法案,就明確規定從二○二○年起對不接受污染物減排標準的國家實行貿易制裁,徵收關稅。

眾矢之的 左右為難

事實上,美國已經開始在搜集中國污染導致氣候變化的原始資料及其相關證據。最近,北京朝陽區的美國駐華大使館新館內,美國環保署設立了一個空氣檢測站,專門檢測空氣中可深入肺部的直徑二點五微米懸浮顆粒的數據,並且每隔數小時就在其網站上公布一次。

根據該檢測站的檢測結果,北京六月份幾乎沒有哪天哪個時段可以稱為「健康」,特別是自每晚八時至深夜,空氣質量皆為「非常不健康」,完全不適宜居住。這個檢測結果,令中國氣象部門極為尷尬,因為根據他們的標準,北京六月還有多次「藍天」。

讓北京當局難堪的是,很多北京老百姓都視美國使館的空氣檢測標準權威可信,而中國氣象部門的預報則經過修飾,是政治需要的產物。中國氣象預報的主導權開始喪失,而且政府的權威也隨之受到挑戰。

顯然,作為世界上的污染大國,強硬拒絕改善氣候變化的責任,中國有失國際道義,而且也將面臨國際環保組織的炮轟,但如果按照美歐的標準,中國的發展將面臨極大困境,尤其是當前金融危機之下,經濟復甦更可能成為泡影。左右為難之下,中國必須有自己的原則和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