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重點
日本《讀賣新聞》昨日報道,中國以防止電腦病毒入侵為由,下月起將推行新法,強制要求外國電子廠商公開相當於控制產品軟件設計程式的「原始碼」(source code),否則有關數碼家電及具有微型電腦裝置的產品將不准在內地發售。新制度已引起外國企業強烈反彈,擔心旗下產品機密會被盜取,成中國「山寨貨」依據。日本輿論更批評中方一意孤行,恐演變成國際問題。
聲稱防止電腦病毒入侵
中國政府去年一月以確保資訊安全為由,宣布追加包括防堵電腦病毒軟件等十三項產品在內的強制性產品認證制度(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簡稱CCC制度),若無法取得CCC證書,則無法在中國市場銷售。新制度原擬下月起全面實施,由國家認證許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負責管理。
在新制度下,中國將強制規範外國企業必須公開資訊科技產品的軟件設計原始碼,中方亦可派官員到外國的廠商直接檢查相關產品。據悉,不僅中國境內產製商品受管制,連外國進口製品亦涵蓋在內,當中包括不少日本企業引以為傲的電子產品。一旦這些產品的原始碼被破解,不僅造成企業損失,更可能導致國家機密外洩。日本、歐美等政府及企業均極力反對,恐造成侵害知識產權,日經濟界去年秋天曾向中方表達強烈憂慮。
鑑於外國強烈反彈,中國政府今年三月宣布暫緩實施新制度。但《讀賣新聞》報道稱,中國當局可能已再知會美日等政府,並將於本月底宣布實施修訂過的新制度,期間中方亦會給生產商緩衝期適應。
一意孤行或變國際問題
日本輿論批評,中國不顧外國的反對,一意孤行推行新制度,將導致國際社會的不安。媒體亦估計美日歐政府向中方了解細節後,亦可能會要求北京當局重新檢討或撤銷該制度。
另外,中國海關總署昨公布,去年全國海關扣留侵犯內地企業自主知識產權貨物五百五十三批,扣留侵權商品逾二千三百七十萬件,總值四千五百二十多萬元人民幣。海關總署亦要求各地海關與當地擁有知名品牌的生產和出口企業建立聯繫配合機制,為企業提供有關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諮詢等服務,另還與一些企業協會建立保護知識產權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本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