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粒顯關懷 長者喜得米

年少時努力工作貢獻社會,老來只求兩餐溫飽,清茶淡飯已心滿意足。然而,隨着物價飆升,數十元一包的白米已為長者帶來沉重負擔。有見及此,東方日報慈善基金自九八年起舉辦「粒粒顯關懷」贈米計劃,每月透過志願機構與長者住屋,分別向近六千名有需要長者送上白米,減輕日常開支的同時,亦將善長的愛心帶到長者家中,為冬意漸濃的日子帶來無限暖意。

現年七十五歲的麥偶梅年輕時以務農維生,親歷耕種日曬雨淋之苦,未料老來又面對米價高昂歲月,對「粒粒得來皆不易」的道理更有深切體會,「洗米嗰陣跌咗一粒出去都會執番」。患有類風濕關節炎的梅姨指贈米計劃不但能減輕經濟負擔,更可解決搬米的煩惱,「我依家連毛巾都扭唔到,點喺超市拎一包米番屋企?好彩啲贈米會送到嚟長者屋,唔使自己搬咁辛苦。」

老友記暖在心 感謝善長

年輕時足迹遍及全球的曾仕強雖未有經歷耕田滋味,但回顧行船十四年間所嘗的各地美食,發現最愛依然是中國傳統米飯,「行船嗰陣有得揀一定食番中餐,始終覺得食飯先有力,西餐啲薯仔食唔飽人!」現已年近八旬的強伯指出,每逢周日皆會與長者屋的室友分甘同味,「開開心心食一餐」。他又不忘感謝善長的慷慨施援,「每餐開飯都覺得仲有好多人關心咁。」

至於九十歲的曾小琼及八十四歲的賀杏梅則為贈米忠實「擁躉」,已領取贈米十多年的琼婆婆中氣十足,看不出已年屆九旬。她更與記者大談養生之道,「跟住個(營養)金字塔食,餐餐要有米落肚、多菜少肉,每日食兩三個生果就自然健康。」而梅婆婆亦屬無米不歡之人,三餐大多以粥或飯為主食,對於每月獲贈白米,婆婆坦言可大大節省開支,「剩番啲錢可以用嚟買生果,所以愈食愈健康!」

「好多謝《東方日報》同咁多位善長,啲長者知道有人嚟探佢哋都好開心!」太和邨長者住屋福利工作員黃姑娘表示,住屋大部分長者均參加贈米計劃,贈米不但能減輕「老友記」的開支及免卻搬運白米之苦,更重要是能讓長者知道社會上仍有人關心,可謂一舉多得,希望善長們繼續支持贈米活動,為長者送上關懷。

捐款編號:16333

記者:詹海萍、黃芷君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