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

默默耕耘付出所有 體壇老將綻放光芒

歐鎧淳 歐鎧淳
歐鎧淳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香港運動員在杭州亞運豪取8金、16銀、29銅,獎牌數目創新高,離不開漫長和艱苦的訓練。他們有的嚴於律己,長年保持水準,不知不覺成為亞運「四朝元老」;有的默默耕耘,在生涯黃昏一圓亞運夢。而隨着年紀增長,這些「老將」最後一次踏上這個舞台,奮力一拚,為香港體壇畫上絢爛一筆,值得我們掌聲。
美人魚歐鎧淳以成績贏得肯定
當天的「美人魚」不知不覺成為「四朝元老」,歐鎧淳的第四屆亞運,摘下女子4×100米自由泳和混合泳接力銅牌,但個人項目50和100米背泳同得「梗頸四」,固然可惜,卻收穫一份重量相同的肯定,嚴格說是兩份,來自自己和香港人。
四戰亞運皆獲獎牌
歐鎧淳一直活在鎂光燈下,是美人魚、最美持旗手、廣告商寵兒、最佳新演員提名……有的人很奇怪,明明不是運動員,卻有一份「運動員潔癖」,覺得多重身份等同不務正業。一個有血有肉的人,面對惡意批評,不可能不受傷,她用成績回應——「霸佔」16項香港紀錄,參加四屆奧運、亞運,保持亞運屆屆有牌,也寫下亞運個人項目最佳成績。她曾羨慕外國泳手「開開心心完成比賽」,來到最後一屆亞運,終於笑着摘下泳鏡,得到自己,也得到別人的肯定:「好多人好肉緊同我講,我值得一面獎牌。如果大家覺得我值得,這份肯定和獎牌一樣咁有份量。」
31歲的歐鎧淳明言名古屋亞運「太遙遠」,但會抓緊生涯尾巴,繼續游向59秒99大關,爭取巴黎奧運資格。
毋忘初心!李琪為港征戰最自豪
香港男籃亞運之旅高潮迭起,由喪失資格、重獲席位到真正踏上球場,擊敗蒙古,相隔21年再入淘汰賽,讓李琪感慨:「好彩來了。」李琪在2011年加入港隊,是公認的現役最佳射手,但隨着年紀漸長,早決定在亞運後離隊,把機會留給年輕球員。「不論22歲第一次打港隊,還是35歲最後一次,我穿起港隊球衣,代表這個地方,就有責任盡全力。」他說到做到,今屆場均取得10.5分,但小將如葉耀邦、梁嘉顯的突出表現,相信更讓「老大哥」感到安慰。
姚錦成本地欖球華人之光
七欖華將姚錦成同為亞運「四朝元老」——在廣州和仁川屈居亞軍,雅加達打破宿命封王,來到最後一屆反勝日本,力挫南韓,達成2連霸,可謂完美結局。
事實上,「阿成」早於上屆亞運萌生退意,一直忍受椎間盤突出的痛楚,苦苦堅持,只為證明一件事:「欖球不是外國人專利,華人都得。我和李卡度想給華人信心,讓他們加入港隊,有人接班,我就能退下來。」他強調這是「真・最後一屆」亞運,但巴黎奧運近在咫尺,不排除繼續披甲,一圓兒時夢想。
踩到腿爆開!楊倩玉掛上三色獎牌
單車講求體能,楊倩玉不過30歲,已踏入老將行列,每踩完一場比賽都有「腿爆開」的感覺,加上爸爸中風,她徘徊在退役邊緣,是22歲的李思穎拉她回來。看着這個「小朋友」,就像看見幾年前的自己,一樣不懂累,只懂衝向夢想。楊倩玉衝向最後一屆亞運,在女子個人公路、麥迪遜和團體追逐賽集齊金、銀、銅牌,為生涯畫上完美句號。
長拳劉徐徐努力有收成
劉徐徐生於山東,10歲開始習武,2012年來港擔任陪練,上屆亞運因居港未滿7年未能參加,今屆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站上這個舞台,一面長拳銀牌,印證11年的努力:「我到了退役的年紀,不拿獎牌對不起自己的付出。」33歲的劉徐徐完成月底的武搏會,就會正式退役,回到「原點」,陪伴港隊訓練。
吊環王子吳翹充享受比賽每一刻
「吊環王子」吳翹充在男子吊環決賽,以13.966分敬陪末座,但對他來說,分數或排名,或許不是最重要的。「我想享受舞台上的每分每秒,做好整套動作,表現出輕鬆的一面,向家人和觀眾講聲再見。」32歲的吳翹充一早預告在亞運後退役,回望26年的體操生涯,去過4屆亞運,也動過四次手術,高高低低全是體操留下的印記:「我盡力了,沒有任何後悔。」
歐鎧淳於兩項背泳都得「梗頸四」。歐鎧淳於兩項背泳都得「梗頸四」。
歐鎧淳於兩項背泳都得「梗頸四」。
李琪李琪
李琪
劉徐徐劉徐徐
劉徐徐
港欖成功衞冕亞運金牌。港欖成功衞冕亞運金牌。
港欖成功衞冕亞運金牌。
吳翹充吳翹充
吳翹充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