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

推動體育成真正產業 啟德體育園帶來新契機

體育專員楊德強認為啟德體育園將進一步推動香港體壇盛事化。 體育專員楊德強認為啟德體育園將進一步推動香港體壇盛事化。
體育專員楊德強認為啟德體育園將進一步推動香港體壇盛事化。
香港運動員在東京奧運創下佳績,讓全城陷入狂熱。市民逼爆商場「睇直播」,商家派發近2千萬獎金,政府也打鐵趁熱,與廣東及澳門申辦2025年全運……然而怎樣把握機會,落實「普及化、精英化、盛事化」的口號,讓體育成為一個真正的產業?民政事務局體育專員楊德強提到「相信」兩個字。■文:許思彤、圖:余樂詩
2年後落成迎接下屆全運
訪問約在啟德體育園工地進行,這塊耗資300億元、佔地28公頃的土地,被形容為「政府近數十年在體育基建最重要的投資」,預計2023年落成後,提供多元化設施,給運動員和市民使用,也能促進「盛事化」,舉辦國際賽事、運動會等,例如第15屆全運。
國務院早前同意,粵港澳合辦2025年全運,是繼2009年東亞運後,香港再辦大型運動會。坊間普遍相信體育園會「孭重飛」,舉辦部分項目,甚至成為主場館。楊德強直言「很大機會」:「體育園有3個場館,包括可容納50,000人的主場館、10,000人的室內體育館和5,000人的室外運動場,可舉辦很多項目。」
不過有市民擔憂,體育園淪為「大白象」工程或偏離主題,像紅館一樣變成「演唱會主場」。楊德強稱並不擔心:「宣布興建體育園後,與多個外國機構接洽,只待疫情過去,就能詳細討論,哪個月份舉辦哪些賽事。」他續指當初與承辦商簽約,已列明體育及非體育活動的百分比,所有活動計劃也要經民政局審批:「一定以體育行先。」由楊德強「一手湊大」的體育園,尚餘2年便落成,但他坦言自己已過公務員退休年齡,或未能留任見證落成一刻:「能為香港體育盡少少力,已很感恩。」
東奧成績證精英制度有效
香港參加過17屆奧運,前16屆累積3面獎牌,今屆一下子摘下1金2銀3銅。在楊德強眼中,這個「一下子」是多年培訓成果:「6面獎牌,分佈於5個項目,證明精英培訓制度更完善。現在要維持這個制度,把資源用得其所。」他提到10年間,政府給體院的撥款,由每年2億增至7億元;全職運動員數目由200增至500多人;專業團隊如教練、營養師和心理學家,也增聘了人手……「我覺得做對的,是投放資源到運動科學,令訓練到比賽後的恢復,乃至復健都有提升。」至於改善空間,他說:「一定有。」
考慮設隊際項目精英計分法
「當初制訂精英資助評核,個人和隊際運動是用同一套標準。但培育一個出色的運動員,跟整支球隊聚集10幾20個出色選手,難度不同。」因此政府在2018年推行「隊際運動5年發展計劃」,向8個亞運項目的總會,即棒球、籃球、手球、曲棍球、壘球、冰球、排球和水球,每年增撥42萬至80.5萬元,用於長期集訓及增聘教練等。待計劃完結,「會視乎球隊在雅加達、杭州亞運的成績,考慮另設隊際項目精英計分表,讓他們較易達到精英門檻,進入體院接受更專業的培訓。」
眼前的主場館工程進行得如火如荼,預計於2023年竣工。眼前的主場館工程進行得如火如荼,預計於2023年竣工。
眼前的主場館工程進行得如火如荼,預計於2023年竣工。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