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

始於清貧終可感化世人 基普喬蓋重新定義跑步真諦

與「F1車神」咸美頓(右)惺惺相惜。 與「F1車神」咸美頓(右)惺惺相惜。
與「F1車神」咸美頓(右)惺惺相惜。
東京奧運本月23日揭幕,肯尼亞跑手基普喬蓋(Eliud Kipchoge)將以衞冕身份參戰馬拉松。他的成績固然值得關注,然而其哲學及由長跑領悟出來的人生哲理,亦愈來愈受到「信徒」景仰。究竟他是如何由一名送牛奶的小伙子,走上馬拉松「長跑之神」的路?一切要由他的出生背景開始說起。
生於肯尼亞小鎮的基普喬蓋,每天要跑6公里上學,下課奔跑回家,甚至午飯也要衝回家用膳,「我從沒抱怨,因為在家鄉是別無選擇的。」但在認命之同時,他沒有放棄創造命運的奇迹,心無雜念地跑下去!2002年,他遇上人生的「伯樂」——教練Patrick Sang(1992年奧運3,000米銀牌得主),基普喬蓋當時每日都要踏單車送牛奶掙錢,與此同時,他努力地執行教練的計劃,每周6天參與在山谷進行的長跑訓練;Kipchoge的感召愈來愈強烈,他意識到生存的真正目標。
跑步為基普喬蓋帶來獎項與名氣,也開始洗脫清貧的卑微。時至今日,他已完成「一套」奧運獎牌系列:2004年雅典奧運5000米銅牌、2008年京奧5000米銀牌,以及2016年里奧的馬拉松金牌,此外還在2013年轉戰路跑後,參戰12場贏了11個錦標,2018柏林馬拉松更寫下世界紀錄。
地位變,跑步初衷從未變
直到今日,他仍愛留守在家鄉裏簡陋的營舍、海拔8000米的基地——他的「起步點」,奉行最簡約、最單純、最專心的方式練習。「我只是做一個人應該做的事,我並不是為金錢,我喜歡的是簡單生活。」妻子Grace說:「在家的時候他總愛與孩子們哄笑,但他對時間永遠嚴謹與執着。」教練Patrick確信:「基普喬蓋的成功關鍵,在於他的堅毅意志,當不少肯尼亞跑手都因酗酒或投資失利而身敗名裂,但基普喬蓋總能避開夜生活,寧願利用空餘時間開卷閱讀。」
鞭策着Kipchoge的動力,是「希望」:「一場漂亮的比賽能為人們帶來盼望,這是我們重回生活正軌需要的東西。」他對生命起伏自有一番體會:「生命從未止息,疫症只是人生的其中一項挑戰。馬拉松,就像人生旅途,每一公里都有高有低,每一公里都是挑戰。」
用創舉宣揚「無限」信念
基普喬蓋曾造出驚震世人的「Sub 2」馬拉松創舉,他想藉此宣揚一個信念。「我想告訴農夫:他是沒有被限制的;我想告訴老師:她能創造好的成績;我想告訴工程師:他能進行一個計劃。」他希望用行動重新定義人類極限,激勵世人勇往直前,正如其金句之一「No Human Is Limited」。「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激勵他人,而不是名望。」Kipchoge這樣表述生命的意義:「我的幸福感來自認識不同的人。當他們對我說:『沒有人是有限的』,這讓我很高興。」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