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東呼即應:貪平隨時得不償失 斷碼鞋恐壓傷趾骨

腳趾骨出現骨裂的情況,骨頭要數月才能復原。 腳趾骨出現骨裂的情況,骨頭要數月才能復原。
腳趾骨出現骨裂的情況,骨頭要數月才能復原。
東呼即應提醒發炎疼痛勿忽視 骨折變形難醫治
保護雙腳要從選擇合適鞋履做起。有網民分享自己貪便宜,在日本買了比自己尺碼小的斷碼鞋,強忍腳痛穿上,大半年後發現腳掌骨有異樣。有骨科專科醫生分析,若鞋碼不合腳,會引致發炎疼痛,嚴重會令腳趾骨因長期受壓,產生壓力性骨折。他提到穿鞋太鬆動並非好事,易導致足底筋膜炎,或運動時增加腳踝扭傷風險。糖尿病患者勿穿太緊的鞋子,因其難以察覺疼痛,容易出現缺血潰瘍。有專家建議選擇鞋款時就必須配合腳的闊度,鞋底亦非愈軟愈好。
骨科專科醫生袁智斌表示,當走路時腳的平均受力位置是腳跟、拇趾,以及第5隻腳趾,好像一個三角形受力就最平均,但當「夾實」腳掌走路,腳形就會變化,最平衡的狀態就會受影響,若腳趾長時間被夾着,一邊韌帶會被擠壓,令腳趾變形,亦因此會多了受力位,該處會長繭、疼痛。關節附近的滑囊、滑膜長期受到不正常的壓力,就會發炎、疼痛。
糖尿患者注意 避免缺血潰瘍
袁引述最極端例子指,有病人體重較高,負重厲害,腳形又因鞋子設計不合適,令到腳趾骨長期受壓,產生微骨折,但因每天走路,腳趾骨不斷痊愈再受傷,長期出現壓力性骨折,經過長年累月致骨頭受損,所以骨頭復原較慢,一般骨頭復原需要兩、3個月,壓力性骨折可能需要5、6個月。
兒童或老人家亦要特別注意鞋碼,袁智斌指,兒童在生長過程中,腳受鞋碼所限,腳骨遷就鞋的尺寸生長,骨頭就會長期變形,骨頭生長時間一般與青春期脗合,女生大概16歲、男生大概18歲,骨頭會停止生長,之後骨頭就會較難導致變形。而老人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因為他們受糖尿病影響,感官神經變差,所以若鞋碼太小,他們亦難以察覺,穿着時就會逼緊腳部,一般人覺得疼痛就不會穿上或更換鞋,但患者不察覺,最終可能會導致某些組織缺血、出現潰瘍。
穿鞋後可放半隻至一隻手指為佳
香港足科矯形師學會會長李家偉指,通常一般最籠統的穿法是,穿鞋後將腳趾移到鞋最前,站立時腳趾不可以屈曲,然後在鞋籠最後位置,可以放入大約半隻至一隻手指位。除了鞋碼 ,亦要留意闊度,部分窄腳形人士不可以選擇太闊的鞋款,相反闊腳形亦不可以選擇太窄鞋款,因為會令腳趾受壓致變形,而有部分鞋款的同一個鞋碼會有不同闊度,所以選擇鞋款時必須配合腳的闊度。
李又提醒,鞋底並非愈軟愈好,尤其有患腳痛人士,踏上軟軟的表面第一個感覺會很舒服,但因為鞋底太軟會不夠穩定,以及承托力不足,長時間穿上,肌肉就要用更多力量將腳穩定,很容易有肌肉疲勞,關節勞損亦較快。
患扁平足人士需要加上有承托力的鞋墊。患扁平足人士需要加上有承托力的鞋墊。
患扁平足人士需要加上有承托力的鞋墊。
李家偉指鞋底並非愈軟愈好,太軟的鞋底缺乏承托力。李家偉指鞋底並非愈軟愈好,太軟的鞋底缺乏承托力。
李家偉指鞋底並非愈軟愈好,太軟的鞋底缺乏承托力。
若長期穿上不合尺碼的鞋子,腳肌易疼痛。若長期穿上不合尺碼的鞋子,腳肌易疼痛。
若長期穿上不合尺碼的鞋子,腳肌易疼痛。
東呼即應、功夫茶爆料熱線東呼即應、功夫茶爆料熱線
東呼即應、功夫茶爆料熱線
袁智斌指若長期穿上不合適的鞋令腳趾骨受壓,會出現壓力性骨折。袁智斌指若長期穿上不合適的鞋令腳趾骨受壓,會出現壓力性骨折。
袁智斌指若長期穿上不合適的鞋令腳趾骨受壓,會出現壓力性骨折。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