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揭抑制細胞蛋白 可成抗病毒感染方法
【本報訊】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與國際研究夥伴合作,研究發現當人體感染病毒後,ARF4蛋白會協調受感染細胞釋放更多致病病毒,因此抑制ARF4活性可成為抗病毒感染的新方法。此研究結果最近於國際頂尖科學期刊《自然—微生物學》發表,有望為對抗多種病毒感染提供全新的治療方案。
中大醫學院指病毒感染,如新型冠狀病毒、流感病毒、寨卡病毒等,可引發多種病症,可輕可重。現有的抗病毒治療多數針對特定病毒,療效有限而且容易出現耐藥性。研究團隊發現,當人體感染病毒後,ARF4蛋白會協調受感染細胞釋放更多致病病毒,因此抑制ARF4活性可成為抗病毒感染的新方法。
研發抗病毒分子 減寨卡流感發病
研究人員進一步開發了抗病毒分子「ARF4TP-4」,成功阻截ARF4蛋白激活,並於小鼠實驗中,成功減低寨卡病毒及流感病毒的感染及發病程度。實驗數據亦證實,ARF4TP-4的毒性低,已經安全地用於實驗小鼠。在進行臨床實驗之前,團隊將先利用非人類靈長類動物進行臨床前研究,以確定ARF4TP-4的適用劑量和安全性。
研究團隊指,這研究突破將為抗病毒藥物開發提供嶄新策略,對公共衞生具廣泛影響。團隊需要推進下一步的研究並進行臨床研究,使其能夠成為嶄新的治療方案。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