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自成一家:跨境融合重在細節

深圳北站為了提高客流疏導能力,據悉打算免除高鐵轉地鐵的安檢。這是內地在拆除雙重安檢方面的一個小進步。相比之下,港深兩地之間人流量極大的口岸關口,旅客卻一直被雙重安檢煩擾,可見陸港融合能否成功,關鍵往往在於一些細節位。偏偏這些地方涉及複雜的政府部門之間關係,是最難打通的。
內地重視安檢,是少數搭地鐵需要安檢的地方。我經常往返內地,一直覺得某些安檢重複,完全可以減省。例如從機場到地鐵,以往都要安檢。但旅客乘搭飛機已經要過安檢,且飛機的安檢標準比地鐵要高。為何旅客剛從機場禁區走出來,直接搭地鐵,仍要再安檢呢?這其實是多此一舉。
內地在這方面算是有自我修正能力,大家若有去深圳機場搭飛機,細心的可以留意到,機場出來接駁地鐵的安檢位,近年已經免除。同樣道理,從高鐵站出口直接去搭地鐵的乘客,按道理亦應該免除二次安檢,深圳北站的做法值得肯定。
不過港深兩地之間的關口卻沒有這種待遇。我請教過在內地口岸工作的朋友,原來口岸二次安檢不能免除,一是因為標準不同,口岸安檢主要是查違禁品,地鐵安檢是查危險品。例如超額現金不可以帶過關,搭地鐵卻沒有此限。反過來,搭地鐵要查液體的安全性,過關卻不用查;二是負責政府部門不同,不管機場還是高鐵、地鐵,其安全問題都是地方政府的責任,但出入境管理是中央事權,地方管不了。如果有人過關後搭地鐵出了安全事故,難道地方敢向中央部委追究責任?
由此可見,很多問題一涉及跨境就變得複雜。見微知著,粵港澳大灣區必須建立一個更高效的協調執行機制,否則在跨境融合方面只會龜速慢行。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