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健:伶牙俐齒:局部麻醉是牙科治療最好的朋友
很多人驚睇牙是因為怕痛,加上不少父母恫嚇小朋友的伎倆,例如「食糖蛀牙,見牙醫時會剝晒你啲牙」等比驚慄電影更驚慄的橋段,令很多人對牙患更加諱疾忌醫。其實,現今大部分牙科治療如拔牙、種牙和杜牙根等,除非特別情況如嚴重發炎,在打完局部麻醉針之後整個過程基本無痛,令病人可以輕鬆完成治療。
局部麻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當時的人已經開始用各種方法來減輕痛楚,例如用冰敷或者草藥。不過,真正的「現代局部麻醉」是在19世紀末才出現。1884年,奧地利醫生Carl Koller首次將可卡因(Cocaine)用於眼科手術中,成為局部麻醉的開端。之後,科學家們陸續研發更安全、有效的麻醉藥物,例如利多卡因(Lidocaine)和阿替卡因(Articaine),令局部麻醉成為牙科治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暫阻神經傳導 截停痛覺信號
局部麻醉的原理,是暫時阻斷神經傳導。麻醉藥物會同神經細胞膜上的鈉離子通道結合,阻止鈉離子進入細胞,從而抑制神經衝動的傳遞。簡單來說,就是將「痛覺信號」截停,令大腦不能接收到痛的訊息。而這過程是可逆的,麻醉效果消退後,神經功能便會恢復正常。
牙科的局部麻醉方式大致分為兩種:神經阻斷麻醉和浸潤麻醉。神經阻斷麻醉是通過將麻醉藥物注射到主要神經幹附近,阻斷該神經所支配的廣泛區域之感覺傳導。這種方式適用於需要麻醉較大範圍的情況,例如下顎後牙區的治療或拔牙手術。浸潤麻醉是將麻醉藥物注射到治療部位附近的軟組織中,通過藥物擴散來阻斷局部神經末梢的傳導。這種方式常於上顎牙齒或下顎前牙區的治療。牙醫會根據治療部位、範圍及患者需求等,選擇最合適的麻醉方式。
局部麻醉的出現,令牙科治療變得更加舒適和安全。作為患者,了解局部麻醉的原理同應用,可以幫助減輕對治療的恐懼,與牙醫溝通時亦會更加有信心。
最後祝大家笑口常開,牙齒健康!
香港大學牙醫學院口腔頜面外科臨床教授
梁耀殷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