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騙徒假基站發短訊 #號開頭不可盡信

詐騙短訊愈來愈難辨真假。 詐騙短訊愈來愈難辨真假。
詐騙短訊愈來愈難辨真假。
認證公司被霸信號冒充
為防範詐騙短訊,港府前年開放公司或機構登記為「已獲認證的發送人」並使用「#」號開頭的「已登記的短訊發送人名稱」發出短訊,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近日有網民在社交平台發文表示,騙徒開始模仿速遞公司以「#」為開頭發送訊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昨表示,懷疑騙徒是用假基站發送訊息,若市民不小心走過覆蓋範圍,則會被騙徒的信號阻擋了原來電訊商的信號,從而「搶」去原本的信號發送詐騙訊息。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呼籲市民,不應隨便開啟短訊內的超連結、披露個人資料或轉帳金錢。
「派件小哥」用語疑點多
近日有市民在社交平台發文指出,接獲以「#」為開頭的速遞公司帳號發送訊息,聲稱其包裹的收貨地址不完整,速遞員無法聯絡收件人,不能完成派送,要求收件人點擊額外連結,以更新地址。有心水清的網民就指出該短訊有不少疑點,例如短訊內容會使用內地用語「派件小哥」,附設的超連結看起來也不真實。有網民亦指收到後便立即打電話到速遞公司客服確認真偽,或是直接上速遞公司官網查詢訂單,以免受騙。
搶去原本電訊商信號
方續稱,此類短訊騙案以往曾在內地流行,懷疑在港出現同樣以「#」為開頭發送偽冒訊息。他解釋,此類騙案手法應是騙徒以假基站發放短訊,其覆蓋範圍雖然很小,可能只有數百米距離,但只要行經覆蓋範圍信號夠強,就會阻礙到本來電訊商信號,並「搶」了原本的信號發送騙案訊息,並說:「因為啲短訊佢(騙徒)自己作㗎嘛,咁所以基本上個SID(安全標識符)係咩、有無#號,短訊內容係咩全部佢作。」
他又指,雖然受影響範圍細,但只要不小心行過便會收到,騙徒會在同一時間大量發送偽冒短訊,以求「撞彩」有市民剛巧接收到並進入該些騙案網站。方提醒市民,短訊連結的網站有可能是釣魚網站,甚至是木馬程式,在目前未有拆解方式前,如果見到一些奇怪網頁就千萬不要點擊,需提高警覺,切勿掉以輕心。
通訊辦表示,近日接獲市民查詢,稱收到以「#」號開頭的短訊發送人名稱發出的懷疑詐騙短訊。通訊辦隨即聯絡當事人及與相關電訊商展開調查,不排除有不法分子使用非法無線電干擾器發出訊息,正聯同電訊商及警方作進一步跟進。
方保僑方保僑
方保僑
有網民指出近日接獲模仿速遞公司以「#」為開頭的詐騙短訊(紅圈示)。有網民指出近日接獲模仿速遞公司以「#」為開頭的詐騙短訊(紅圈示)。
有網民指出近日接獲模仿速遞公司以「#」為開頭的詐騙短訊(紅圈示)。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