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加強跨局協調 加速河套發展
國務院前年8月公布《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明確了河套合作區的三大定位,包括作為深港科技創新開放合作的先導區、國際先進科技創新規則的試驗區,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的中試轉化集聚區。一年多之後,特區政府亦發表了《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發展綱要》,內容跟前者大同小異,再次予人香港發展比內地「慢半拍」的感覺。
有關落馬洲河套區的發展,早於香港臨回歸前已開始討論。當時深圳當局計劃進行深圳河治理工程,將河道拉直以改善水流,河道拉直後形成的地塊是為河套區,面積約87公頃,相當於香港科學園的4倍。國務院在1997年7月1日頒布的香港特區區域圖,訂明以新河道的中心線作為特區的界線,變相將這87公頃用地無償撥歸香港,可視為中央送予特區成立的一份大禮,以增加香港的發展用地,促進特區與深圳和國家的融合。但香港在回歸後頭十多年,似乎都未有好好把握、善用國家這份厚禮。
特區政府在2007年才首次提出與深圳市共同開發河套區,當時預計部分設施可於2020年開始運作,但有關計劃不久便好像失去蹤影。10年之後,兩地官員在2017年簽署合作備忘錄,落實分別於河道兩岸建設創科園,立法會亦先後撥款數百億元進行港方園區的前期建設工程。但有關工作進度緩慢,原因之一是遇上新冠疫情,卻不見深圳方的開發速度受到疫情影響。
河套深圳園區現已大致建成,並借出部分用地作為香港科技園的深圳分園,在一年半前已經開始招攬兩地和海外的創科企業「過河」進駐。反觀香港園區的第一期第一批次的3幢建築物,到去年底才剛剛落成。香港的發展速度,與內地比較實在相形見絀。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要加快河套發展,追回錯失的時間,首要是做好跨局、跨部門的統籌協調工作。河套區的發展和營運,除了主打的創科局,至少還涉及土地開發與運輸基建工作的發展局和運流局,以及有關出入境管制和人才政策的保安局與勞福局,如果大家都各自為政,發展速度自然緩慢,成效因而不彰。
政府已於去年施政報告宣布,成立由特首親自主持的「河套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區督導委員會」,專責有關跨局統籌協調。筆者期望督導委員會可盡快展開工作,特區政府做好自己的內部協調,更有效地跟內地當局協調河套區的進一步合作發展。
容許聘用內地工人
此外,河套區的最大優勢就是毗鄰內地,是否可再加以善用,以更創新的方法去加快河套區的建設,同時應對香港建造費高昂的問題。容許聘用內地的建造商和工人,有關工人可不受現行的輸入外勞政策限制,直接過河施工,希望當局認真考慮。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