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醫健:伶牙俐齒:你是否適合所有最新療法?

新年進步!在此祝願各位身體健康!新的一年到來,我亦不忘回顧往年,希望吸收經驗,能令自己過更好的將來。牙科治療亦是一樣,一種新的療法,由試驗到長期效果驗證,需要科研人員透過長時間的觀察,搜集數據再加以分析,才能達致「新療法有用」或「新療法比以往更好」的總結。
現今資訊流通,搜尋引擎功能強大,造就病人中有不少「Google醫生」。我曾經遇過一位病人,他的智慧齒蛀牙很深,引致智慧齒牙髓壞死,我提議他將智慧齒拔掉。病人果斷地拒絕,並告訴我:「我從網上得知現時有幹細胞技術可以再生牙齒,而智慧齒裏有幹細胞,有朝一日我有其他牙齒缺失,我不需要植牙,就可以用智慧齒裏的幹細胞再生一隻新的牙齒了。」
幹細胞再生牙齒 漫漫長路
病人「Google醫生」以上所說的每一句都是事實,但串連在一起就接近沒有可能。再生牙齒在2024年才剛剛開始人類臨床試驗,用幹細胞做再生牙齒的研究,相信研究人員也不會愚蠢到將一隻壞死的智慧齒之幹細胞去做初期實驗。就算一隻壞死智慧齒的幹細胞能真的再生一隻牙齒,這一隻再生牙齒長期在口腔裏會否帶來負面影響?這隻再生牙齒能幫助進食嗎?這隻再生牙齒的外觀和你自己的牙齒相配嗎?可能有朝一日再生牙齒技術非常成熟,可以造福很多人,但在2025年,期待一隻壞死智慧齒內的幹細胞能完美地修復缺失的牙齒,是不切實際的追求。
當然,「Google醫生」也有高下,有些病人在看牙醫之前,做了很多資料搜集以及心理準備,再結合牙醫的專業建議後,能為自己做出適合的選擇。作為牙醫,我們不介意並希望病人本身對病症有一定的認識,同時也希望病人明白牙醫擁有更專業的知識及經驗,在接收了自己搜尋及牙醫的意見後,能夠和牙醫討論並選擇對自己最好的治療計劃。
每年都有新的醫療技術,當中有一些能流傳千古,造福世人。也有一些新科技,停留在初步研究階段,在長期研究上未能達致效果,或者被其他新技術淘汰,漸漸在歷史的長河中消失。盲目追求新的醫療技術,或相信每種實驗室層面的研究會在短期內都適用於你的身上,未必能實現今年筆者對大家的祝福:身體健康。
牙科醫生韓琦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