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化河道駁錯喉 低級錯誤污水流
耗資13.42億元、歷時近4年的「活化翠屏河」主體工程,好不容易在去年底完工,港府亦隆而重之舉行開幕儀式,揚言活化後的翠屏河排洪能力大大提升,且有淨化水質和美化環境之效。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開幕不足一個月,河道水面已泛起油光,河床植物枯萎。當局承認觀塘區內曾有16條雨水渠駁錯喉,至今執修了15條,仍有一條尚待糾正。
規劃和施工經年的活化工程,甫完工即發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尤其駁錯喉最是令人難以置信,堪稱低級錯誤。究竟駁錯喉是否早就存在,動工之初有沒有發現問題,為何至今仍有一條喉尚待修正,當局語焉不詳。見微知著,本港大小基建無一不是錯漏百出,延誤超支屬家常便飯,基建質素每況愈下,已到了令人不忍直視的地步。活化一條短短的明渠也耗費十多億元,絕對價值不菲,除了反映基建成本驚人,亦證明價錢與質素不成正比。部門有沒有盡責監督,可思過半矣。
當然,基建有問題不奇怪,沒有問題才是奇怪,這已成為香港日常。別說地區工程遭輕視,即使是國家級或十大基建也是亂象叢生。由港珠澳大橋香港段,到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再到千億沙中綫,有哪一項不是狀況百出?高官甚至看報道才知出事,返工如在夢中,難怪香港競爭力一落千丈。
說回今次活化翠屏河工程,當局美其名曰,旨在令過去的明渠變身為市區中的河道綠洲,但根據往績,基建工程實在令人沒有信心,由街坊到議員都不抱期望。果不其然,現在連河道植物也疑因水質太差而枯萎,淨化水質云乎哉?事實上,該條明渠向以「髒臭亂」著稱,更因為渠道經常淤塞,一遇大雨即水浸,令居民苦不堪言。前年「500年一遇」的黑雨,便將翠屏河上游地盤全部淹沒,旁邊的翠屏道及觀塘道一帶亦成澤國。如今當局又承認多達16條雨水渠駁錯喉,污水垃圾流入明渠,難怪過去常常「塞到爆」。
正如區議員指出,翠屏河匯集山上溪流和雨水,難免滲雜沙泥,惟水面泛起油污則「比較奇怪」,當局須查找污染源頭在哪裏。又指落成後的翠屏河與當初設想有距離,特別是河床的水生植物呈枯黃狀態,到底是翠屏河鹹淡水交集的關係,還是植物品種問題,有關部門必須交代。一言以蔽之,規劃求其,施工求其,連美化河道栽種植物都求求其其。特別是今年尚未遇大雨考驗,最怕排洪能力並非當局吹噓般強勁。
再看南韓首爾清溪川,當初為了發展經濟,1960年代整條清溪川曾被覆蓋為暗渠,水質因廢水排放而變得惡劣,1968年更在清溪川上興建高架道路,烏煙瘴氣。但2003年起,首爾當局推動修復工程,不僅將高架道路拆除,又重新挖掘河道,為河流重新美化、灌水及種植植物,並興建多條特色橋樑橫跨河道,如今不僅水質清澈,成為市內旅遊景點,更是當代環保工程的典範。別人做得到,港府做不到,不是人的問題是甚麼?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