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自成一家:圍堵中國效益遞減

新年伊始,全球面對的第一個大變數,是特朗普再次出任美國總統,會否對世界格局帶來巨大衝擊。不過對中國而言,好消息是兩個重要的鄰國日本和南韓,在去年底皆出現改善對華關係的苗頭,反映美國圍堵中國的戰略出現邊際效益遞減,中國大有可能迎來喘息機會。
特朗普上次擔任總統時,中國GDP首次達到美國GDP七成的水平,亦開始令周邊國家感受到經濟威脅。日本、南韓配合美國圍堵中國,既是被華府逼迫,亦是因為自身的危機感。不過幾年下來,各國圍堵中國的效果不彰,例如中國在晶片技術上仍然取得顯著進步,在航空、汽車、家電等領域更是高歌猛進。
美國未來4年若進一步圍堵中國,是不是能夠收效呢?即將卸任的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日前表示,美國在晶片競賽中試圖阻撓中國是白費工夫。這句話正好揭示美國圍堵中國,其實已經愈來愈有心無力。在這種情況下,親美的南韓總統尹錫悅發動自殺式戒嚴被迫下台後,南韓政府正有意與中國加快兩國自貿協定談判,深化產業鏈合作。
日本外相岩屋毅於去年12月訪華,也與中國達成10項重要共識,重塑兩國互惠互利的新格局。當中,東京政府計劃放寬中國遊客赴日簽證,反映當局有見汽車、家電等領域難以攻入中國市場後,正計劃換一種方式賺中國人的錢。
日本、南韓對華態度改變,表面看是兩國國內的一些政治事件驅動,更深層次的原因卻是利益計算。一是特朗普再度上台,很可能會加收「保護費」,日、韓緩和對華關係,可以增加對美談判的籌碼。二是這些國家感受到圍堵中國不但沒有作用,反而對自己弊大於利,不如鬆手。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