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起5載無年三十 天文台:概率僅1%
【本報訊】農曆乙巳蛇年將至,不少市民都發現即成過去的龍年沒有年三十,除夕便是年二十九,而且,接下來的4年的年三十都會「失蹤」。天文台解釋,沒有年三十並非罕見現象,在過去100年中,就有37年是沒有年三十的,這與農曆曆法有關。不過,連續5年皆無年三十則較為罕見,概率只有約1%。
龍年的除夕是年廿九,翻查曆書,年三十在過去100年(1925至2024年)中就有37年「失去蹤影」,次數並不算少,而自明年起更會連續5年(2025至2029年) 都沒有年三十。天文台解釋,在天文學上,「朔」(亦稱新月)是月球和太陽在同一黃經時的月相,接連兩次朔相隔的時間稱為「朔望月」,平均約29日12小時44分3秒。每月以出現「朔」的日子為第一日。由於月曆上每月日數必須是整數,農曆採用「小月」29日和「大月」30日的編製方法,農曆月的平均長度與「朔望月」大致相若。
農曆12月為小月概率約4成
而每月的第一天即「朔日」定為「初一日」,最後一天則稱為「晦日」。視乎當月是大月還是小月,晦日可以是「廿九日」或「三十日」。農曆曆法中的除夕,又稱為大年夜,是年內最後一天的晚上;除夕當日就是除夕日,又稱為大晦日。由2025年起連續5年的農曆十二月剛好都是小月,因此這幾年的除夕並非在年三十。事實上,農曆十二月為小月的概率約為四成,故此粗略估計,連續5年除夕並非年三十的概率就只有約1%。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