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發揮蝴蝶效應 重視個人力量
蝴蝶予人感覺是外表美麗,但力量細小,尤其相對於同樣可傳播花粉,但以勤勞見稱的蜜蜂。筆者早前參與了香港園境師學會與環保協進會就蝴蝶保育工作簽署合作備忘錄的儀式,參觀由協進會管理的鳳園蝴蝶保育區,啟發了筆者對蝴蝶引申的一些想法。
眾所周知,蝴蝶的生命比較脆弱,不同品種的蝴蝶只會在某一、兩種植物產卵,其孵化、成長及蛻變,對棲息地的溫度、濕度及污染程度等極為敏感。因此,某個地方的蝴蝶種類和數量多寡,往往反映該處的生物多樣性與環保工作的好壞,與季節及氣候變化等也息息相關。
全球有記錄的蝴蝶約有二萬種,中國有2,100種,香港一個彈丸之地也有多達240種,反映香港的環境保育情況不俗。今次園境師學會與協進會合作,希望將前者的園境設計專業知識,與後者的保育經驗結合,進一步完善園區的規劃設計,並共同推廣「國際蝴蝶脈絡蝴蝶園認證計劃」,將香港的成功經驗推展到更多地方。有關工作不僅是為了保育蝴蝶,對於整體環境保護,優化園境設計,以至企業ESG認證等也起到推動作用,十分有意義。
筆者早前亦到位於沙田亞公角的白普理寧養中心參觀,是香港首間專為末期病人提供善終服務的公共醫院。與中心的工作人員傾談,提到美麗的園境和花草樹木,尤其看到色彩斑斕的蝴蝶飛舞,可為大家帶來喜悅和希望。原來除了傳播花粉及充當環境、氣候的標竿,蝴蝶還有這種心靈上的功能。
科學上有個理論叫「蝴蝶效應」,指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改變,也可能帶來巨大和長遠的影響。一隻蝴蝶在巴西輕拍翅膀,可引發一個月後的一場美洲龍捲風。我們每個人都不要低估自己的力量,勿以善小而不為之。例如每人用少幾個膠袋、製造少幾件垃圾、每日行多幾十步樓梯、適時關掉無用的電器等,再加上對身邊人的耳濡目染,積少成多,對保護環境及應對氣候變化可能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近年香港面對財赤,有人認為單靠各政府部門每年削減1%經常開支,以及近年按「能者多付」原則微調部分稅項和收費等措施,難以產生明顯效果,因而建議政府大幅度削減公務員薪酬、人手或工務工程開支,惟前者會影響公共服務的範圍和質素,打擊公務員士氣,後者則會對經濟及民生造成較大長遠影響。
減少浪費 注重效益
其實只要各級公務員都能改變心態,更加積極有為地服務市民,在維持現有甚或輕度減少人手下,也能做到提質、提效。此外,數以百計同樣使用公帑的公營、法定及資助機構,其僱員人數與薪津開支與公務員不相伯仲,還有各種福利及公共服務的使用者,只要大家都謹記慳住使,減浪費,重效益,即能聚沙成塔,減少不必要的開支,逐步滅赤,令政府財政與各類服務得以持續。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