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北都前景廣闊 成新經濟引擎
港府重點項目北部都會區發展計劃,取得階段性進展;85間本地、中資及外資企業代表,日前到政府總部參與北都發展簽署儀式,在見證下簽署支持及參與北都發展的意向書,同場亦有35間企業代表,簽署企業之間與北都發展有關的項目協議,總投資金額逾1,000億元。
過去新界北的發展歷程中經歷了諸多變遷和挑戰,很多發展計劃因各種原因未能順利落實,導致當地的土地和居民長期被忽視。《北區策略》的提出,顯示政府對此的重視,並努力通過政策措施來改善當地的情況。北都是香港未來發展的新引擎,隨着河套區及其他多個新發展區的建設,北都將成為本港與其他大灣區城市高質量合作新平台,政府必須用全新的思維和考量來謀劃,才能充分發揮其引領香港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作用。關鍵在於政府牢牢掌握發展的主導權,同時懂得善用市場力量,把有為政府和高效市場更好結合。
借鏡內地成功經驗
施政報告提出在北都試行片區開發模式,並已物色3個試點,爭取在明年內為首個片區正式招標。片區開發在香港屬新事物,工商界透過實地考察多個片區,有助增進對大灣區產業優勢及片區發展的認識和理解。政府必須主導發展規劃收地,更何況北都不止有私人住宅及商業項目,還包括公營房屋、公共設施等不能假手於人的建設。新的發展模式能理順政府、市場和社會的協作關係,並獲取更大利益。
大灣區內地核心城市的產業布局、城市規劃和創新發展的經驗,都值得北都發展認真研究和借鏡,例如深圳、廣州等在產業布局上有許多成功的做法,包括高科技產業園區的建設、創新企業的聚集等。北都可借鏡這些經驗,合理規劃產業布局,推動經濟多元化發展。北都與深圳僅一河之隔,擔當香港聯通大灣區各城市的重要橋樑。北都建設需要更好對接大灣區整體發展,可吸取其他城市片區的成功經驗,並在兩地產業和科研條件上形成優勢互補,在產品製造、供應鏈打造等領域與不同片區開展商貿項目,產生大灣區各片區間的強大集聚效應,形成具競爭力的國際創科集群,貢獻香港和國家發展。
北都發展規模龐大,需要政府、私人企業和公眾的積極參與。因此,政府須繼續與各持份者密切協調,盡早完成規劃與配套發展相關的可行性研究、土地諮詢及用途改變工作,並提供詳細發展目標和時間表,使整體規劃有章可循,讓市場能盡早掌握行動綱領細則,令投資者更有信心地參與其中。
北都前景廣闊,不僅是土地開發的大型項目,為香港破解土地住房等民生難題,更關係到創科發展、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為各行各業提供優質商機。工商界亦應積極參與北都投資建設,引入高質量的項目和產業,在此過程中做大做強自身,貢獻香港大灣區的高質量發展。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