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工程延誤又超支 已成特區大痼疾

一場審計一場亂,已成香江官場一景。審計署發表最新審計報告,揭發2020年12月全面通車的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興建期間因應種種問題致整體工程延誤,產生的延期費用超支高達約10億元,工程甚至最長延期逾兩年。面對如此亂象,市民已經麻木,皆因在特區政府治下,大小基建延誤超支是正常,不延誤超支才是反常。問題是,在未來數年也難以扭轉財赤的情況下,究竟尚有多少民脂民膏,經得起港府無度揮霍?
被點名的路政署、運輸署和機電工程署,擺出意見接受的模樣。然而意見接受,態度照舊,也是官場日常。這些年來,十大基建淪為十大醜聞;「五鐵總遲、橋路不通」的慘痛教訓歷歷在目;國家級基建如廣深港高鐵、港珠澳大橋,香港方面均嚴重延誤超支;至於沙中綫超支至造價近千億元,成為史上最貴鐵路,期間爆出大量偷工減料醜聞,高官「看報道才知道」,更是醜不堪言。遑論小至一條行人天橋,一樣鬧出天價爭議,例如元朗高架行人天橋去年估價飆至17億元,拖了5年仍未動工,至今石沉大海。香港過去以高效見稱的基建速度,早就一去不復返。
基建工程複雜浩瀚,高官力有不逮,而且只要政府換屆,爛攤子便可撒手不管,監管多麼失職也沒有人需要問責。何況超支多少,都是由納稅人埋單,公帑怎麼花,高官也不會心痛。這裏超支十億八億,那裏超支百億千億,即使工程延誤十年八載,也不會有人在乎。這就是特區基建無一不延誤,無一不超支的根源所在。試想想,要是港府真正落實高官問責制,高官失職會丟掉烏紗帽甚至被扣人工,港官還會一味胡混度日嗎?
除了屯赤連接路延誤超支,審計報告又揭發,動用逾19億元改善的新圍污水廠,啟用以來持續出現滲漏和積水,影響日常營運,又在營運兩年多內11次未能符合部分關鍵績效指標(KPI),渠務署未有適時向承辦商發出表現欠佳通知書。基建延誤超支已不用說,啟用後還甩漏不斷,承辦商表現多麼差劣仍然可以繼續投標,難怪完全沒有改善動力。新圍污水廠固然是一例,十大基建之一的啟德郵輪碼頭淪為死城,同樣是官僚無能的明證。官僚尸位素餐,連「打好自己份工」也做不到,簡直令人慘不忍睹。
正如前述,正因為高官問責制淪為空談,KPI也跟一紙空文無異,於是乎,審計報告變成行禮如儀。君不見,報告揭出問題,提出改善,功德圓滿;輿論一陣批評,政府虛心接受,接着便是一切依舊。到下一份審計報告發表,同樣問題重複發生,官員又是口說檢討,循環往復,宛如走過場。
過去港府富得漏油,慣了「洗腳唔抹腳」,然而如今財赤突破2,000億元,財金官員最樂觀估算,也要數年後才有望收支平衡。港府至今仍為過去的超支工程埋單,新的基建又不見得監管到位,開支愈來愈大,收入愈來愈少,庫房乾塘,怎一個愁字了得!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