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死船」霸佔避風塘 籲海事處電子化處理牌照

避風塘泊位安排一向備受爭議。 避風塘泊位安排一向備受爭議。
避風塘泊位安排一向備受爭議。
【本報訊】避風塘泊位安排一向備受爭議。審計署發表的新一份審計報告,指到訪7個避風塘和一個避風碇泊處,發現有67艘本地船隻並未領有效運作牌照/閑置允許書,導致有「死船」霸佔避風塘泊位。署方建議海事處考慮採用電子服務處理運作牌照/閑置允許書續期事宜,又建議加大力度就有效期屆滿的運作牌照/閑置允許書與船東跟進,並視乎情況採取檢控行動。
審計署於今年6月和7月到訪該些避風塘和避風碇泊處,透過拍攝照片抽樣檢查停泊在內的770艘本地船隻,發現有67艘本地船隻並未領有有效運作牌照/閑置允許書,當中有43艘本地船隻未獲發所需的驗船證明書;有29艘本地船隻的運作牌照/閑置允許書有效期已屆滿超過一年。
海事處回應審計署查詢時表示,在2023年對其中5艘船隻的船東就牌照有效期已屆滿提出檢控。
3.5年耗逾百萬移走沉船
另外,報告提到2021年至2023年期間,海事處在避風泊位內發現130艘沉船,截至6月底海事處或船東已移走當中113艘沉船。但審計署留意到有37艘被海事處發現後超過30天才被移走。而在2021年1月至今年6月期間,海事處曾移走28艘沉船,招致開支為110萬元,當中17艘擁有權未能確定。不過,海事處截至今年8月仍未向可追查擁有權的11艘船之船東發繳費通知書,涉及費用達44.85萬元。
審計報告續指,海事處沒有評估避風塘平日的使用量,並於今年8月13日到訪3個避風塘,以觀察平日使用情況。海事處指,據觀察所得,新油麻地避風塘、藍巴勒海峽避風塘和屯門避風塘的使用量分別為60%、40%和48%。由於避風塘停泊區按先到先得方式供所有船隻使用,如這3個避風塘平日的使用量已相當高,則在颱風襲港期間或許只能提供有限的避風泊位。
審計署認為,由於點算船隻數目的現行做法涉及大量人手,使用量的估算亦未必完全準確,海事處需探討利用科技評估避風塘在颱風襲港期間和平日的使用量。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