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一家:經濟乏力 加聲不斷
港人每年都要面對多項公共服務加價,最近就有巴士公司和兩電申請加價,其中巴士申請的加幅介乎6.5%至9.5%之間,被不少人批評太貪。但我以為當中有兩點值得留意。
其一,近年基層市民生活艱苦,反對公共事業加價的聲音日增。政府每每強調會審慎把關,估計最終加幅會打折。巴士公司申請加價時,往往會採取「開天索價、落地還錢」策略,把開價叫高一點。到最後,港府為市民把關立功,政黨又可以成功爭取降低加幅,名副其實是一家便宜三家着。
其二,表面上看,部分公共服務的加幅明顯高於通脹和打工仔的人工加幅,例如兩間主要巴士公司過去一年只加薪3.5%至3.6%,而國際原油價格今年基本沒有上升,巴士公司繼續以工資、燃油等理由要求大幅加價,觀感上很不合理。不過企業就是要圖利,要求他們以社會責任為重放棄賺錢,似乎有違資本主義社會的運作原則。政府批出專營權給這些企業,企業自然要盡量爭取更高的收入增幅。
尤其是港府2019年將專營巴士使用政府隧道的收費,設立了一個「專營巴士豁免隧道費基金」,用來在巴士申請加價時抵銷加幅。各間巴士公司都希望通過加價,將這個基金的錢放進自家口袋。
無論如何,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年代,各種公共事業不管是水電還是交通,其用量都會不斷增長,企業可以通過「做大個餅」產生規模效益,降低成本,從而賺取更多利潤。反之,愈是經濟發展乏力,人口和技術手段老化,企業愈是要通過加價謀取更大盈利。香港巴士公司不斷加價,實際上是整體社會老化的一種微觀表現。港府長遠而言,必須發展新產業以增加收入,然後再由庫房負擔更多基層市民經常使用的公共服務。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