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交通界稱維修急須外勞 促推新輸入渠道

航運交通業維修員短缺,業界代表希望政府另闢輸入專才的渠道。(徐家浩攝) 航運交通業維修員短缺,業界代表希望政府另闢輸入專才的渠道。(徐家浩攝)
航運交通業維修員短缺,業界代表希望政府另闢輸入專才的渠道。(徐家浩攝)
涵蓋海陸空 指三跑上場更等人用
政府擬計劃輸入一萬名技術專才,航運交通界議員易志明昨聯同海陸空交通業界代表召開記者會,反映相關行業技術員工不足的情況,指即使可透過「補充勞工優化計劃」申請技術員,然而手續繁複、審批時間長,遠水不能救近火,冀政府新增引入技術專才的渠道,好讓交通運輸暢順運作,但亦承認有關工種的收入難免因輸入技術專才而受影響,然而減少加班可讓生活作息維持在平衡狀態。
香港汽車修理同業商會代表廖強指現時汽車維修技術員的平均年齡已達53歲以上,而今年7月,車輛維修技術員的總人數為9,668人,較去年同期的10,303人流失超過600人。截至今年8月,領牌車輛數目809,557架,平均每間車房須維修車輛300架,或平均每名維修技工需照顧車輛逾80架。除了商用車的維修技術員不足外,需具備安全專業知識和技術的電動車維修員更特別短缺,對行業的正常運作構成挑戰。
隨着三跑系统落成及政府提出「機場城市」新地標,機場需補充足夠人力資源。但香港航機服務營運商協會劉敏儀指航空業在疫後人手短缺,特別是飛機維修和地面支援設備的技術人員。該協會成員公司目前有1.8萬名員工,其中90%是前線工作人員,政府推出的輸入勞工計劃令部分前線職位得到填補,但技術人員缺口依然巨大,預計未來5年將有超過6,000個職位空缺。泛亞太平洋航空服務有限公司代表莫劍棠亦指目前香港機場的航班數量只恢復疫情前的80%,未來三跑的啟用將引入更多航空公司和航班升降,人手短缺問題勢必加劇,更會影響航空業的復甦和發展,給旅客帶來不便。
港九電船拖輪商會公關主任張國偉表示,現時水面行業內的骨幹人員主要是40年前培訓的,不少維修技術員已年逾65歲,亦有超過70歲或更大年紀的,但投身行業的年輕人少,能留在行業發展的年輕一代更少,不足10%。他認為缺乏足夠的維修技術員會影響服務水平之餘,亦會引致一連串的安全隱憂,危及大眾安全,希望政府能適量輸入技術人員以解決業界當前的困境。
認會影響入息 冀可平衡生活
易志明指本地出生率低,否則業界盡可能都會優先聘用本地人,畢竟目前的外勞計劃通常是兩年合約,扣除培訓後實際只服務一年多。若果輸入技術專才可留港更長時間會較理想。他坦言外來技術專才會影響本地員工的入息水平,事關人手得到補充,從加班所得的收入自然減少,但生活作息會得到平衡。
飛機維修和地面支援設備的技術人員未來5年將有超過6,000個職位空缺。飛機維修和地面支援設備的技術人員未來5年將有超過6,000個職位空缺。
飛機維修和地面支援設備的技術人員未來5年將有超過6,000個職位空缺。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