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彩虹邨重建時間太漫長 長者恐新屋難享

當局估算彩虹邨在重建後可增加1,800個單位。 當局估算彩虹邨在重建後可增加1,800個單位。
當局估算彩虹邨在重建後可增加1,800個單位。
耗時15年 無精力財力應付搬遷
政府上周公布彩虹邨重建計劃分3期進行,整個計劃將持續20年,黃大仙區議會昨討論清拆和遷置方案。雖然當局強調方案必定以人為本,但不少區議員都關注須遷置的街坊如何適應新的居住環境,況且重建時間太長,區內長者有生之年恐怕看不到重建完成,要求當局採用科技壓縮工程時間,亦有區議員留意到區內學校的去留問題。
當局估算現時有7,400個單位的彩虹邨在重建後可增加1,800個單位。房屋署總建築師李民偉指耗時15年的搬遷計劃可細分為兩個7年,頭8個月至一年搬遷、一年半清拆、4至5年供地基工程和樓宇興建,最後一年屬於第三期居民遷置時間。2028/29年會先遷置居民去新美東邨並展開第一期重建;當2035/36年第二期清拆,受影響居民可遷至第一期樓宇;接着2042/43年第三期的舊彩虹邨居民可遷入第二期樓宇。其實3期重置計劃的每一期,居民都可選擇搬到其他屋邨翻新單位、或優先透過綠置居等資助房屋計劃置業。
多名區議員支持重建計劃,認為可趁機改善彩虹邨一帶的交通網絡塞車問題,但同時關注時間太漫長,要求當局採用科技壓縮工程時間;有區議員提議舉辦「導賞團」讓街坊了解新屋邨環境以減少將來對陌生環境的不適應;另有區議員要求保留彩虹邨的籃球場和外牆等打卡點,讓現有的地區特色和集體回憶可延續下去,有區議員要求交代區內的學校去向問題,亦有指年長居民未必有精力和財力應付搬遷和重置家具。
李民偉回覆指重建牽涉遷置居民以及在有限空間拆卸舊樓,工程猶如「螞蟻搬家」之餘,亦要做到空氣污染和震動對周遭民居和學校的影響減到最少,亦會考慮組裝合成法等減少工程時間。房委會將按既定機制,就有關居民和商舖的安置作出一系列的安排,強調會致力維持邨內民生和社福設施不受重建影響,畢竟長者送飯和陪診等服務不能中斷。而重建計劃亦會有幸福設計指引讓長者樂齡安居,事關約有三分一的彩虹邨居民已屆60至70歲。
兩中學不獲預留土地營辦
至於區內一所小學和兩所中學的去留,教育局高級教育主任蘇偉文表示,彩虹邨會預留土地重置基華小學。中學方面則因整體學齡人口下跌,將來彩虹邨在供求上毋須興建新學校,故無預留土地。按現行機制,政府不會因屋邨重建而分配新校舍給受影響學校,日後若有合適校舍,會通過公平公開的機制邀請全港的辦學團體競逐。當局會與兩校保持密切溝通,並留意區內的學位供需情況以定出合適安排。
社署代表則指,明白須搬遷的家庭情緒和心理要適應,畢竟現有居住環境已建立其鄰里關係,新居住環境需再建立人際網絡,社署會提供協助,如診所和學校網等社區資源的資訊。長者福利方面要同房署商討以免出現重複申請,有需要的話會提供搬屋或添置新家電的援助。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