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猴痘來勢洶 全球擴散恐噩夢
衝出非洲襲歐亞 飛沫或可傳播嚇怕
被世界衞生組織宣布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猴痘出現新分支,被指重症及死亡率較高、傳播途徑更多的「分支Ib」型病毒株,已在瑞典、泰國、印度、德國和英國出現。截至8月,在除非洲以外的8個國家個案已達1,400宗,港人熱門旅遊地泰國亦於8月呈報首宗新毒株個案,猴痘個案最多的非洲則暫沒有毒株分類的統計。本港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表示,今次的Ib型病毒株可透過其他親密接觸傳染,如家庭成員接觸患者體液後可被感染,現時雖暫未證實可透過簡單社會接觸傳染,惟不能完全排除飛沫傳播的風險。他擔心非洲爆發情況若遲遲未受控,遲早會釀成全球擴散。
19非洲國呈報 錄逾萬個案
今年截至上周日(10月27日),世衞紀錄最少有19個非洲國家呈報出現猴痘個案,共錄得10,722宗實驗室確診個案,當中有36宗死亡個案,同期亦有超過4萬宗懷疑個案,逾千人死亡。
本港衞生防護中心日前表示,已準備好應對全球猴痘疫情及新型病毒株「分支Ib」型可能輸入本港的風險,提醒市民提高警覺,避免與懷疑感染猴痘人士作密切身體接觸,一旦出現相關病徵要盡快求醫,而高風險目標群組人士亦應接種猴痘疫苗。
接觸體液能感染 難以追蹤
截至上周四(10月31日),本港共錄得68宗猴痘個案,當中包括54宗本地個案和14宗輸入個案。其中14宗個案於今年呈報,最近一宗個案於上月初公布,涉及一名43歲男病人。據患者提供的資料指,他於潛伏期內曾到訪泰國和台灣,在當地逗留期間曾有高風險接觸。
梁子超分析,過去流行的猴痘病毒株分支IIb型,絕大部分患者透過性接觸感染,但今次的Ib型則可透過其他親密接觸,如家庭成員接觸患者體液後感染,且其引致重症及死亡的風險亦較高。他續指,本港現有的猴痘疫苗可應付該兩種病毒株分支,不過以往IIb型的傳播途徑較少,高危人士及接觸者有限,故較易追蹤及防控,而要追蹤新Ib型的高危人士則有一定難度,或會有傳播風險。
猴痘潛伏期介乎5至21天,患者染疫數天後會出現發燒和淋巴結腫大,口腔潰瘍,身體其他部位亦會出現皮疹。皮疹通常會於10天至兩星期內從斑丘疹發展到水疱、膿疱,然後結痂。病徵一般持續14至21天,患者通常會自行痊愈。過去的疫情中,患者的死亡率介乎1%至10%之間。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