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關注學童自殺 優化應急機制
本港9月開學後兩周內錄得3宗學童自殺個案,令人痛心及憂慮,而教育局去年更是接獲中、小學匯報32宗學生懷疑自殺身亡個案,為過去5年來最高數字。學童精神健康及情緒問題再次引起社會關注,政府雖已投放多種資源、多項措施,然而,學童自殺是一項複雜的社會問題,改善學生精神健康不僅需要教育界、醫護界及社福界跨界別合作,更需要學校、家長及全社會的配合,從源頭減壓,建立關愛文化,才能有助於培育孩子們的正向思維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為應對學童自殺問題,當局去年底在全港中學推行「三層應急機制」,為期兩個月,其後將措施延長至今年底。近期社會對應急機制的效用展開廣泛討論及檢視,普遍認為機制仍有必要存在,且需恒常化,但機制就有進一步的優化空間。我樂見港府亦認同機制有必要繼續存在,亦需要優化。
現行三層應急機制的不足之處,在於第二層及第三層服務使用率相差較多。根據教育局回覆,截至9月16日,第三層由校長轉介至公院精神科醫生個案有289宗,比第二層轉介社署跟進及校外社工支援的123宗多1.3倍。外界推斷是學校出於關心學生,「跳級」求助專業醫生給予學生最急切治療,以致第三層使用率高,此舉雖有助於學生大幅縮短見精神科醫生的輪候時間,但是否所有轉介個案都存在精神健康問題,都有必要直接見精神科醫生,仍然值得商榷。
香港大學防止自殺研究中心早前公布數據顯示,15歲或以下的自殺個案在疫後顯著上升,但數據同時指出,相關輕生個案中81%是沒有精神問題紀錄,而有一半個案是因親人離世、父母離異、心有鬱結、一時適應不了才鑽牛角尖萌生歪念。研究中心認為社會誤把自殺問題「醫療化」,強調無精神問題亦可能會自殺。
多管齊下 解開心結
我認同研究中心的觀點,社會不應簡單直接地將學童自殺與精神科求診視為對等,不少學生疫後面對人際關係、興趣愛好或學業強度突然發生轉變無法適應,但或許給予及時恰當的溝通交流、心理輔導便有機會解開心結,而未必一定要看精神科醫生。
香港精神科醫護人手不足是短期內無法改變的現狀,但誠如我早前在立法會提出的議員議案「改善兒童及青少年精神健康」,建議指出要從親職教育、校本教育、公眾教育及社區支援四方面入手加強預防、識別及介入。如何正確教導家長與子女溝通,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如何優化現有的心理教育課程,亦關注教師的精神健康,設立「情緒健康休整日」以促進師生之間的相互了解與聯繫;如何加強地區康健中心與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之間的交流合作,倣效外國培養基層的精神健康從業員以提供低強度的評估跟進,或許這些措施仍值得當局審視考量,加以推行,多管齊下應對學童精神健康狀況。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