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人口增加趨老化 貧窮如遍地開花
「不應怕遭人詬病取消貧窮線」
有團體發表本港貧窮狀況報告,指今年首季度香港整體貧窮率達兩成,逾139萬人處於貧窮狀態,65歲或以上貧窮長者人數更超過58萬。有學者形容,本港貧窮情況已「遍地開花」,政府有需要為基層提供更多支援,又指政府不應因擔心遭人詬病而取消「貧窮線」。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昨則稱,不能只看「收入」一項數據來處理本港貧窮問題。
社區組織協會副主任施麗珊昨日表示,疫情後初期本港就業情況一度轉好,很多基層都能找到全職工作。但今年卻有不少基層市民反映求職較去年困難,建造、飲食和零售業尤甚,部分人的工資較疫情前大減兩至四成。過往不少60歲以上長者仍然在職,但疫情後各行業趨向電子化,亦有僱主傾向不再聘請長者,令其收入受到影響。
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座教授葉兆輝認為,本港貧窮現象與人口增加、人口老化及有更多離婚家庭所致,加上經濟轉型影響到最低收入階層,令以往本港貧窮問題集中在部分地區,變得現時貧窮如「遍地開花」,部分人只能做兼職,低技術工人更面臨失業。他認為政府有需要為低技術工人提供培訓及就業機會,同時搞活經濟。
政府取消「貧窮線」,聲稱政策改為對目標群組「精準扶貧」。葉兆輝就認為,貧窮人數會受住戶人數、人口老化等因素影響,政府不應因貧窮人數增加,擔心被人詬病而取消貧窮線。只要開誠布公,提高透明度,亦能向社會解說政府工作和貧窮問題的成因。他又指,處理貧窮問題需要大家一同參與,並非單是政府責任。
當局辯稱不能單看收入量度
孫玉菡出席活動後回應指,應屆政府提出「精準扶貧」,是因為過去只看收入量度相對貧窮的做法,有很多不足之處,當中未有計算個人擁有資產及其他資助等,亦有公屋等非金錢類但能改善基層生活的支援。他續指,本港已經步入「老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達170萬,當中有七成五正領取不同形式政府現金援助,而港府每年投放在長者服務上的開支亦超過150億。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