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一家:公共外交與政府角色
中國前些年積極在全球各地開辦孔子學院,在不少國家掀起一股學習漢語熱潮。但所謂樹大招風,孔子學院自此不斷遭到狙擊,設於美歐等地的多家分校陸續被關閉。最新消息是,英國教育部表明政府從未、未來也不會直接資助境內30所孔子學院。
美國政府為了全面打壓中國,利用不同藉口打壓國內的孔子學院,尚可以理解。然而英國政府早於1934年就設立英國文化協會,致力在海外推廣英語。英國文化協會和孔子學院雖然不屬於國家機關,但同樣是在政府的統管下運作,並且得到政府大力支持。英國排斥孔子學院顯然是雙重標準。
當然,北京當局也應檢討孔子學院在外國發展為何屢遭重重阻力。某程度上而言,孔子學院唯一的工作是語言傳播,鼓勵外國人學習漢語,而不是指望它直接實現一些所謂「王化蠻夷」的政治理念。可惜中國的輿論喜歡誇大,在宣傳報道孔子學院時往往賦予了它本來就沒有的角色,讓很多外國人對它產生誤解,結果被西方國家視為中國外宣機構並進行抵制。
相比之下,英國文化協會在別國遭遇較少質疑,和它刻意避免直接灌輸英國的價值觀有關。畢竟語言蘊含着豐富的文化背景,當你學習一門外國語言時,就會有意無意地接觸到該國文化,了解和喜歡上這個國家。英國文化協會作為英國的文化外交組織,在語言文化推廣方面是成功的。
儘管北京近年不斷增加公共外交的資源,但回報有限,效果不太完全令人滿意,其根源就在於太多活動由政府主導,帶有濃厚的官方色彩,缺乏足夠的公信力。英國文化協會推廣英國語言和文化的策略,可以為中國的民間外交提供有益的參照。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