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調查:逾半青年以成績收入釐定自身價值

不少青年會以學業、工作成績定義自己。 不少青年會以學業、工作成績定義自己。
不少青年會以學業、工作成績定義自己。
【本報訊】不少青少年會質疑自己價值,甚至以學業、工作成績定義自己。有機構昨公布調查,逾半青年呈「條件式自尊」,即成績一般或賺錢少,就算有其他優勢也否定自身價值;八成青年會在別人面前「收埋自己」。機構指,青年愈以父母期望為目標就愈傾向「條件式自尊」,亦會削弱青年自尊感。
突破機構於2022及2024年分別進行兩項研究,調查對象是10至29歲青年,共收回1,502份有效問卷。研究發現,有58.8%青年呈「條件式自尊」傾向,即成績一般或賺錢少,就算有其他優勢也否定自身價值;青年以學業、工作成績定義自己。
他者接納助提高自尊
分析顯示,青年愈有「條件式自尊」傾向,愈以社會期望為目標自我增值、愈易感到學業或工作壓力,自尊感亦愈低。調查指89%受訪者經歷過「他者接納」,即試過與比自己能力強的人合作,且能在過程中有出到力,被別人接受。結果發現「他者接納」有助提高青年自尊感。
研究顯示,受訪青年對父母的平均評分為6.8分(屬中上),且76.4%父母會無條件接納子女的失敗。分析發現,青年愈認為與父母關係好、愈受父母接納,自尊感亦愈高。研究亦發現平均76%青年理解父母對成績的期望,亦有78.3%將父母對成績期望設定成自己目標;同時,37.9%青年追求父母期望時有「努力無效感」,認為自己怎麽努力都難達成。分析,青年愈將父母期望設定成目標,愈有「努力無效感」、愈傾向「條件式自尊」。
8成於人前「收埋自己」
青年實踐真實自我方面,結果發現,73.9%青年想「做番自己」,即保留原來個性特質生活、做決定。然而,56.4%青年表示因為要符合別人期望而未能經常「做番自己」。青年的自我本有不同面向,不是只限於成績和成就,可是74.4%青年表示他們的不同面向不被欣賞;而80.1%青年會在別人面前「收埋自己」。數據反映,青年普遍會因滿足別人期望而不能展現自我的不同面向、隱藏真實自我。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