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輪椅羽球殘奧奪銀 港將苦無接班人

陳浩源於巴黎殘奧斬獲銀牌。 陳浩源於巴黎殘奧斬獲銀牌。
陳浩源於巴黎殘奧斬獲銀牌。
「月薪幾萬唔使乞食」 嘆政府宣傳不力
港隊連續兩屆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殘奧)取得空前佳績,掀起全城運動熱潮,但部分運動項目卻面臨後繼無人的困境。代表港隊出賽近16年的殘奧羽毛球男單WH2級銀牌得主陳浩源坦言,孤單又孤獨,「你好似外星人咁,冇人明白你講咩」。香港未出現第二個輪椅羽毛球運動員,陳浩源認為,原因之一是不少家長不清楚運動員可以是殘疾人士的出路,「其實我哋人工唔差,頂級運動員月薪幾萬,絕對唔使揸兜乞食。」他期望,政府等相關持份者可多作宣傳及教育,讓更多人放心投入運動生涯。
輪椅羽毛球運動員陳浩源,先後於東京殘奧和巴黎殘奧斬獲銅牌及銀牌,月初凱旋回港時曾指,巴黎殘奧是他最後一場國際賽,未來將圍繞教育及社會共融方向發展,明言無意擔任教練,因香港尚未出現第二位輪椅羽毛球運動員。回顧過去16年運動員生涯,陳浩源坦言,「唔只覺得孤單孤獨,你好似外星人咁,冇人明白你講緊嘅Language係咩……哪怕第二個項目坐輪椅嘅人,佢都唔會知道輪椅羽毛球應該點樣郁、點樣玩……原來全香港就係得我知呢件事係點。」
陳浩源感孤單孤獨
他認為,輪椅羽毛球就像一門手藝,而他退役後無人傳承,「呢件事好可惜,我見唔到未來短時間內會有人接棒……如果真係有呢啲人出現,我會願意做番教練去教佢哋。」他憶述,當年自己一人摸索,曾走過不少冤枉路,在十多年前、影片平台仍未如今天般盛行時,要靠隊友用攝錄機拍下各種比賽片段,期望從影片中學習更多技巧,「你係摸錯好多次之後先摸得啱」。
成為輪椅羽毛球運動員的條件苛刻,外在身形要高大,身體要強壯,殘疾程度不能太嚴重,但最重要是對輪椅羽毛球的態度及承諾。陳浩源形容,日常練習是「非一般嘅辛苦」,例如需在一小時內在標準400米的田徑場內推輪椅40圈,而這只佔每日5至6小時訓練的一小部分,要捱得過數倍的訓練量,同時亦要克服傷患、來自社會及家人的壓力,才能成為一名頂級運動員。他表示,中國香港傷殘人士體育協會曾介紹不少輪椅人士觀看他的訓練,「但係嚇走嘅(人)都好多」。
陳浩源表示,香港是個幸福之地,本身殘疾人士人數就較少,而其他國家因意外、天災或戰爭,導致很多人變成殘疾,而身體強壯、能推動輪椅的人士,會被安排嘗試多郁動的項目,將身體質素作為考量,並非按運動員興趣決定其運動項目,配對上會做得更好,所以其他國家的每個項目均有運動員。香港是否可以借鏡外國的分類制度?陳浩源認為,香港的文化不同,「如果將香港嘅小朋友夾硬分類,有機會佢哋直情唔玩運動,呢個都係持份者要考慮(嘅因素)。」
退役轉職亦有協助
政府於2017年推行「殘疾運動項目精英資助先導計劃」,並於2019年將相關計劃恒常化,根據立法會文件,2022至23年度起,全職殘疾精英運動員每月可獲的最高直接資助額為4萬元。「其實我哋嘅硬件唔差,但係咪所有人都知道有咁嘅待遇或者支援呢?」陳浩源指出,不少家長仍覺得運動只是課餘活動,沒有想過運動員亦可以是殘疾人士的職業選擇,加上政府有計劃協助退役運動員轉職,「呢件事係有保障」。他期望,相關持份者,包括政府或各個總會,可多作宣傳及教育,讓更多人放心投入運動生涯。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