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倡設居民資料庫 優先安置劣質劏房戶
取締計劃恐致無家可歸 建過渡屋需加快
本港有11萬人居於劏房,當局計劃取締劣質劏房,但尚未公布配套方案。有議員認為,本港的劏房問題同時是貧窮問題,現時人均面積低於7平方米的劏房不足一成,但很多劏房都在老舊樓宇,存在走火、通風甚至僭建問題,估計最終被界定為劣質劏房的數量會超過一成,建議當局建立劏房居民資料庫,居於被取締劣質劏房的居民應優先編配過渡房屋和簡約公屋單位,但推行有關方案時,應先解決過渡性房屋的供應等,避免急就章導致大批居民無處容身。
籲釐清定義 包括面積安全範疇
多名議員昨日出席電台節目談到房屋政策及劏房問題,議員鄧家彪表示劏房既關乎房屋政策,也牽涉到貧窮問題,規管劣質劏房必須有清晰定義,有建議以香港人均居住面積16平方米基礎,提出劏房最低面積應是人均8平方米,但許多劏房居民都認為7平方米會比較符合實況。也有意見認為用人均面積來下定義無法處理管理等複雜問題。
而且,即使以人均面積7平方米作劏房最低面積,但這類劏房不足一成,反而很多劏房都建於老舊樓宇,有走火、通風甚至僭建問題,估計被界定為劣質劏房的不只一成。鄧又認為政府管制劣質劏房不能為快而快,首先要解決過渡性房屋和簡約公屋的落成數量,倘操之過急恐怕會導致大批住客無處容身,出現政策落差。
另一議員鄭泳舜則指,現時約有11萬劏房戶,本港雖推出劏房租管,理論上政府已掌握相當的劏房資料特別是租金方面,但真實情況是收集到的劏房租金只有約三分之一左右。他認為,劏房的居住環境是否合規,業主是負有一定的責任,同意設糾正期予以改善,時間方面則視乎情況而定。假設日後有兩成劏房被界定為劣質而須取締,當局也要掌握其住客情況提供針對性支援。
建議推自願儲蓄 助年輕人上樓
議員亦談及資助房屋助上樓,鄧家彪認為私樓樓價雖已回落,但仍在高水平,未來資助出售房屋的比例要略為提高,同時要有新思維或新措施協助年輕人上樓,建議政府可以考慮推出自願性儲蓄計劃,讓年輕人在儲蓄一定年期後,保證獲得購買資助房屋優先認購權,藉此鼓勵年輕人規劃人生,毋須受現行資助出售房屋入息上限的限制。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