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禁售過渡期照入貨 宣傳不足種惡果

螢光棒被視作「環境剋星」,不但難以分解,亦會對環境造成破壞。 螢光棒被視作「環境剋星」,不但難以分解,亦會對環境造成破壞。
螢光棒被視作「環境剋星」,不但難以分解,亦會對環境造成破壞。
【本報訊】中秋節送禮是傳統,雖然政府禁售螢光棒,惟市面上推售的月餅禮盒等過度包裝,令推行「環保中秋」舉步維艱。本報記者觀察到,即使即棄膠餐具和其他塑膠產品管制推行後,也有商戶不但未有即時停售螢光棒,甚至有商戶向記者表示,在半年過渡期內,仍然會照舊入貨及出售螢光棒。有環保團體批評政府教育宣傳不足,令商戶無法理解螢光棒對環境造成的禍害。
環境剋星難分解污染水土
今年4月22日起實施首階段管制即棄塑膠產品的新法例,涵蓋即棄餐具及其他塑膠產品,包括充氣中秋節常用的打氣棒及螢光棒,商戶需在半年適應期過後,禁止銷售和免費供應。而螢光棒被視作「環境剋星」,不但難以分解,其內裏的螢光劑如溴化乙錠及羅丹明B等,會嚴重污染土壤及水源,外層的聚乙烯(塑料)也對環境構成破壞,而膠條管身極幼極難清理,當中的化學物質一旦濺出,隨時會引起皮膚紅腫,接觸到眼睛更會致盲。
綠惜地球總幹事劉祉鋒表示,理解政府推出過渡期的做法,明白要商戶立即禁售「走塑」比較有困難,故要有過渡期「攞個平衡」,減輕小商戶的經濟壓力,但是從環保的角度來看並非可取。
對於有個別商戶在過渡期內仍然入貨出售螢光棒,他批評政府向大眾和商戶的宣傳不足,未有向商戶解釋立法原意,商戶不理解螢光棒對環境造成的禍害,並建議當局應尋找螢光棒的替代品,向市民推廣。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