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撥亂反正:蒙古親美 實為撒嬌

作為國際刑事法院(ICC)成員國之一的蒙古國(部分國人稱作「外蒙古」,以便與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一部分的內蒙古自治區分開),日前無視ICC發出的全球拘捕令,以最高規格接待到訪的俄羅斯總統普京,惹來烏克蘭抗議與美西方輿論批評,亦與蒙古早前先後邀請法國總統馬克龍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到訪,令外界以為該國轉行親西方外交的想法不符。其實後者只是少數美西方媒體的一廂情願和一場誤會,這要從蒙古國的歷史、經濟和地緣政治背景說起。
蒙古國大部分領土屬於大清帝國一部分,民國時期在蘇聯支持下獨立成為「蒙古人民共和國」。二戰期間該國一度遭日本佔領操控,在蘇軍協助下擊退日軍,戰後表面上維持獨立,實際上為蘇聯的其中一個衞星國。新中國成立後,基於與蘇聯友好而未有要求外蒙「回歸」或像西藏出兵收回,反而是逃亡到台灣的國民黨政府,曾一度宣稱外蒙仍為中國的一部分。
蒙古人民共和國於「蘇東波」浪潮下推動民主改革,1992年易名為「蒙古國」及提出「第三鄰國」策略,即是與包圍該國領土的俄羅斯及中國以外的國家,尤其是美西方加強關係,期間出現過相對親美的政黨和領導人。現屆執政蒙古人民黨被美西方傳媒指控為貪污腐敗和打壓人權自由,可想而知其立場絕非親美,但該黨在早前舉行的國會選舉中再度大勝,反映了大多數蒙古人民的務實選擇。
其實,蒙古國逾九成能源供應來自俄國,逾九成出口貿易涉及中國,在地理和經濟上都不存在真正的「第三鄰國」選項。該國偶爾的親西方外交舉動,某程度只是向俄中「撒嬌」爭取重視,包括今次普京來訪,以及在今年初首次與解放軍舉行聯合訓練。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