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微塑膠污染圍剿 5種郊野動物中招

環團研究發現水牛、黃牛、東亞豪豬、野豬(圖)及獼猴5種郊野常見動物的糞便含有微塑膠。 環團研究發現水牛、黃牛、東亞豪豬、野豬(圖)及獼猴5種郊野常見動物的糞便含有微塑膠。
環團研究發現水牛、黃牛、東亞豪豬、野豬(圖)及獼猴5種郊野常見動物的糞便含有微塑膠。
黃牛排出濃度最高 環團嘆源頭「走塑」未做好
塑膠難以分解,更可碎化成為微塑膠,為自然環境和生態帶來嚴重影響。環保團體綠色和平昨公布本港首個《郊野哺乳類動物糞便微塑膠研究》。結果發現水牛、黃牛、東亞豪豬、野豬及獼猴等5種郊野常見動物的糞便含有微塑膠,共發現2,503粒微塑膠。該團體認為塑膠污染已由市區擴至郊外,威脅人類和動物健康,情況令人擔心,促請政府從源頭減廢,盡快落實次階段即棄塑膠管制措施。
水牛野豬獼猴同驗出
綠色和平聯同香港與台北兩地的大學科研團隊合作,於2022年6月至8月在金山、獅子山、長沙和梅窩等7個郊區收集100個包括水牛、黃牛及東亞豪豬等5種哺乳類動物的糞便樣本,化驗並分析當中的微塑膠類別及濃度。結果發現85%樣本含有微塑膠,而黃牛樣本的微塑膠濃度最高,中位數達每克65.5粒;最少為金山獼猴,中位數為每克乾糞便樣本有0.2粒微塑膠。
最終亦威脅人類健康
環團指樣本檢測到的微塑膠類別主要為聚乙烯(PE)及聚丙烯(PP),常見於即棄塑膠包裝、外賣盒及即棄餐具,可見塑膠污染與企業生產的即棄塑膠用品有密切關係。此外,樣本中發現的微塑膠的形狀,以碎塊為主,佔近60%,相信很可能屬於即棄塑膠。
本港雖於今年4月落實首階段即棄膠餐具及產品管制,惟涵蓋棄置量更多的外賣即棄膠餐具的第二階段管制,至今落實無期。團體表示,香港作為東亞其中一個人均塑膠使用量最高的城市,源頭減廢是最「慳水慳力」治本方法,促請政府盡快落實第二階段即棄膠餐具及產品管制,即禁止銷售,及禁止向堂食及外賣顧客提供所有即棄塑膠餐具;又呼籲政府及企業支持年底舉行的《全球塑膠公約》,爭取制訂全球減塑目標,從源頭堵截塑膠污染。
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高級講師Christelle Not則稱,是次研究證明野生動物即使遠離市區及人類活動的地點,仍可從環境攝取微塑膠。隨着愈來愈多研究在不同地區的自然環境、動物甚至人體內發現微塑膠,塑膠污染已成為全球急切需要解決的議題。
黃牛樣本的微塑膠濃度最高,中位數達每克65.5粒。黃牛樣本的微塑膠濃度最高,中位數達每克65.5粒。
黃牛樣本的微塑膠濃度最高,中位數達每克65.5粒。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