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七公:增加工作外判 紓緩業界困境

港人北上成風、旅客消費模式改變等,令本地零售及餐飲業步入寒冬。減息周期遲遲未出現,住宅及商舖物業價格反覆回落,令部分銀行收緊信貸,甚至要求借款人提早還款或補回因抵押品價值下跌而出現的差額(即call loan),導致不少行業尤其是中小企面對現金流問題。
減薪裁員 拖欠工資
筆者代表的建測規園界和整體建造業界,更被多重不利因素夾擊,包括內地經濟放緩令建築量大減、早幾年相當蓬勃的澳門大型發展項目陸續竣工、本地樓市不振令私營項目減少、政府因財赤推遲部分工程及發展項目,再加上息口問題,項目審批程序和時間未見明顯改善,多家承建商及建築顧問公司出現減薪裁員以至面臨倒閉,不時有地盤涉及拖欠工程費和工人薪金,令人擔心會否嚴重影響政府的建屋目標、時間表和北部都會區的發展進度。
發展局日前聯同銀行業與建造業代表開會,討論業界近期面對的現金流問題,包括介紹金管局與銀行公會成立的「中小企融資專責小組」,協助處理個別企業遇到的融資難個案。發展局強調,政府對投資基建的決心不變,未來幾年的基本工程開支每年達900億元,較過去5年增加17%。然而,正所謂「借錢梗要還」、「還得到,至好借」,若業界看不清前景,未能預見未來工作量會回升,便未必願意冒險通過借貸來渡過難關。對於政府承諾工程開支將逐步增加,一來遠水救不到近火,二來有關支出大多用於基建土木工程,對建築顧問公司幫助有限。有業界要求重新加快例如交椅洲人工島等大型發展項目,與政府須嚴控開支增長的政策背道而馳。有人建議盡早落實正在立法會審議的《建造業付款保障條例草案》,減少業界的層層拖數陋習,但亦有人擔心這樣反而會加重承建商的資金壓力,引發更大規模的倒閉潮。
在大環境、大政策未有改變下,筆者認為政府還是有多方面工作可做。其一是重推疫情時實施過的支援業界措施,向已承接政府項目的承建商及顧問公司,加快、加密以至預早支付部分工程及顧問費用,協助業界紓緩短中期的現金流壓力,減少融資需求和利息支出。據悉,部分政策局與部門已開始落實有關措施,筆者希望所有政府工程,以及醫管局、大學等資助機構的項目都會推行。其二是將更多不一定要由公務員負責的工作和工序外判,例如建築及園境設計、樓宇安全檢測等,將政府人手集中處理包括城規程序、草擬標書、圖則審批和跨部門協調等前期工作,令各類工程及發展項目可更迅速地獲得批核,更順暢地完成和推出市場。
此外,一些因財赤而暫緩的工程及發展計劃,政府可考慮為部分合適的項目先行展開前期的規劃及設計顧問工作,等到財政情況好轉,再推出主體工程合約,以解業界燃眉之急,但亦不會造成浪費或大幅增加政府的工程開支。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