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周街吉舖錢景堪憂 經濟低迷港人哀愁

吉舖處處,市民憂慮經濟前景。 吉舖處處,市民憂慮經濟前景。
吉舖處處,市民憂慮經濟前景。
指市況15年來最差 提振措施難阻惡化
市民對本港政治環境及經濟前景的信心均不振,香港民意研究所昨日發表最新民意調查結果,經開放式問題收集受訪者意見及分析發現,受訪市民普遍憂慮香港的經濟情況,尤其對商店結業潮加深市道下滑持悲觀看法。市民對民生和政治的關注度雖不及經濟,但機構分析認為,可能是市民對政府效能的失望,降低了對生計討論的興趣,以及對變革深感無望,導致更多人脫離政治。有分析員指出,儘管政府已在部分層面花大錢刺激經濟,但成效不明顯。而港人政治分化問題貌似解決,其實矛盾依舊,問題似有轉向潛伏之勢,日後恐會成為危機的根源。
香港民意研究所本月在意見群組展開網上調查,研究所提供3條開放式問題供市民作答,有566名12歲或以上受訪者回應。相比一年前,受訪市民關心經濟問題比率顯著上升,且創2009年6月以來新高;對民生問題的關心比率則下跌,更創2008年12月以來新低;市民對政治問題的關心比率亦輕微下跌,調查亦詢問受訪者相關原因。
失業減薪 難敵通脹
調查發現,受訪市民關心經濟問題比率顯著上升,最常被回應者提及的字詞是「政府、明顯、政治、疫情和結業」。研究所總結原因是經濟環境惡化,許多零售商店倒閉,反映經濟衰退,失業和減薪影響了大部分勞動人口,同時,現時經濟狀況被認為是2009年以來最差,加上通脹不斷上升,使得日常生活日益困難,整體經濟前景不明朗。
調查亦指,本地政治及國安法、甚至中美關係惡化等影響經濟前景,或令不少市民亦關注政治前景。同時,個人經濟掙扎與日常生活的顧慮,經濟衰退對就業和消費造成直接影響,甚至生活費用的增加對家庭預算和財務穩定性造成壓力,導致許多人轉往內地消費。
政治分化 矛盾潛伏
市民對政治的關注亦有下降,加上移民趨勢令部分市民少參與社會議題,甚至擔心發表意見會引起反響,因此不願意討論社會議題。
研究所分析員指出,今屆政府在過去一年推出許多振興經濟措施,例如盛事經濟、吸引資金、搶人才、樓市撤辣等,但市場卻出現滿街吉舖,中環核心區亦有很多商業單位空置,屬中產且專業的金融、法律、會計等專業紛紛裁減人手,都令人疑慮多多。社會上又出現照顧者悲劇、人口老化和社福問題,說明民生議題亦有待改善。
分析員又指,本港社會存在的政治矛盾只是轉為潛伏,遇上某些事件便會觸發,劍擊運動員江旻憓遭人網上熱議及批評便是一例。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