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急攻俄國
據報道,8月21日,烏克蘭的無人機突破俄境1,700多公里,襲擊俄羅斯西北地區的奧列尼亞空軍基地,該基地駐有俄國戰略核轟炸機,目的是攻擊這些在烏戰中曾遠炸烏克蘭據點的戰機。表面上是打擊俄轟炸烏國的力量,但涉及核戰略武器,便冒上極大風險,顯然是向俄羅斯作最大的挑釁。
在此之前,烏克蘭的自殺無人機亦頻頻轟炸俄羅斯,除了空軍基地,還炸莫斯科、各地的煉油廠和其他軍事基地,攻擊面愈來愈廣,也愈來愈深入俄境。烏國的行動應是北約指揮,實際是北約行動,只不過用烏克蘭的名義,避免被俄指摘為侵略。但庫爾斯克被襲後,俄羅斯與國際輿論都認為是北約而非烏國在與俄戰鬥。或許因為這樣,打破了禁忌,越過了俄國的紅線,北約便不顧一切地加強攻擊俄國。
這樣做可能有特別的目的與意義。11月的美國總統選舉,特朗普有機會當選,若當選便如他公開的主張,烏戰應早結束。現在攻俄力量加大,一是迫使特朗普即使當選,但戰爭形勢已成,他不易全面扭轉。二是藉與俄之戰,使特朗普在競選中不能不面對烏戰惡化帶來選民的政治情緒變化。三是企圖扭轉烏戰的劣勢,爭取美國國內勢力的支持,增加民主黨的勝算,以便賀錦麗有機會當選,延續拜登政府的戰爭戰略。因此,愈接近美國大選投票時間,北約用烏克蘭名義對俄國境內的襲擊必然加強。就連庫爾斯克戰線,亦會增兵誓奪佔領區,製造軍事強勢的形象,不惜抽調烏東前線兵力,甘冒烏東戰線敗潰的風險。
烏戰已不是軍事行動,而是政治為主,不依軍事邏輯。烏克蘭只是棋子,可以利用,也可以棄用。烏克蘭國家、人民的利益,在北約、美國主政者眼中亦沒有本身的價值,這是大國政治或霸權主義政治的真實,也是小國的悲哀。
美國與北約的政治計算,似乎是假設俄羅斯是無力抗拒,紅線不停地被突破,俄亦沒法在烏克蘭戰場速勝,北約的空襲也無法抵禦。庫爾斯克與莫斯科等地的被炸,是公開的向俄羅斯主權和其國內外權威形象挑戰。俄國沒有舉措可以阻止或反擊,便在北約的緊迫下一步一步退卻,這可能不是引敵深入來圍剿。目前俄國被動防守,或希望在消耗戰中可迫使歐洲反叛,美國國內金融與政治出問題,由此改變整個局勢,但美國也因而要急攻俄國。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