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港運動醫療支援落後 倡加設「創傷防護員」

香港運動醫療較外地落後,且行業前景不明朗。 香港運動醫療較外地落後,且行業前景不明朗。
香港運動醫療較外地落後,且行業前景不明朗。
【本報訊】港隊運動員在巴黎奧運取得佳績,但社會對運動員支援不足亦引發討論。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骨科與運動醫學科主任容樹恒昨日表示,本港對運動員醫療支援遠較外地落後,就算醫療人員自發為某球隊提供服務,亦處處受掣肘。加上本地運動醫學欠缺認證制度,從業員前景不明,亦令專業的運動醫療人員數量減少。容建議各個體育總會及學校,可以加設「運動創傷防護員」一職,同時政府亦應為行業提供更多專業認證資格,保障運動員之餘,亦為行業提供支援及出路。
容樹恒引用港足作例子,指出有球隊因資源限制,只能送運動員到急症室就診,再轉介輪候專科,外地球隊卻有不少已聘請全職醫生和物理治療師隨隊。而本港相關團體要聘請全職醫療人員亦會受資源所限,想聘用兼職人員則會受制度阻礙,他舉例,一名公立醫院醫生若要協助球員,就要用自己假期隨隊服務,同時要面臨繁瑣的申報程序。若果體育總會提供機票住宿,更可能因「利益衝突」而不被批准。他希望各體育總會與醫療機構合作,讓專業人員輪流兼職,為運動員提供服務。
乏法定認證機制
容又稱,香港在運動醫學上屬世界前列,但不論人手、薪酬架構、晉升及培訓上,都有很大進步空間。由於目前本地醫學架構上未有運動醫學專科,缺少法定認證機制,使從業員的社會地位和工作機會受到限制。容指出,不少國家一早已經有「運動創傷防護員」(AthleticTrainer)一職,負責處理運動員日常訓練時的創傷、判斷傷勢等,有需要時亦會與物理治療師、醫生合作及交換意見,為運動員提供專業治療。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