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中越連接
越南是中國在東盟裏最大的貿易夥伴,越南的出口與外資都以中國為首,兩國的經濟關係近年正趨緊密。
媒體一直指中國內地(特別是珠三角)外商的加工貿易轉移到越南,打擊珠三角的出口與經濟。但實際上,加工貿易都是隨外商的利潤轉移,從來不會久駐一地,對地方經濟的作用主要是加工費、低工資收入,但要賠上基建投資,稅收也多減免。最大的利潤歸於外商,且外商可隨意把訂單壓價與轉移。珠三角當年受惠於加工貿易主要是規模龐大,國外的競爭少,更重要的是中國企業進行進口替代,促成當地工業發展。且科研投入及中央企業介入,故此中國企業可以很快地從加工裝配升級至零部件的研發生產,再而以自有品牌生產和出口。
在本土工業發展後,中國亦減少對加工貿易的優惠,用本地生產出口來將之替代。珠三角勞動密集的加工轉移至越南等地,可是零部件和原材料生產還多留在中國內地,形成跨境的生產鏈、供應鏈。珠三角的工業也在本地科研支持下升級換代。越南等地實際有助中國出口工業升級,因而越南成為中國最重要出口地。中國零部件、原材料與當地勞動性加工結合,出口歐美,形成中國的間接出口。東南亞各地都是這樣模式,歐美對華難以推行制裁和貿易戰。
越南現時的加工工業相當於珠三角的早期,佔三分之一出口是電腦與手機,偏於低端,發展緩慢,升級乏力。因此,近年越南的經濟戰略不能不改為朝向中國。一是吸引中國資金,希望中國工業幫助其技術進步。二是減少對加工貿易的依賴,避免受國際市場景氣變化過大的打擊,轉變為加大對中國出口,尤其是農產海產,使出口更多元化,也利用中國龐大的市場需求。
為此,越南加強與中國的交通連接,越共中央總書記蘇林訪華便推動中國資助的兩條跨境鐵路,從雲南老街與廣西憑祥連接至河內,通海防港口,且用中國的標準路軌,棄用本地米軌,這使原有舊鐵路的連接大大改觀。越南紅河流域與中國雲桂便形成區域經濟融合,且可借中國中歐、中亞班列直通歐亞國際,越南的經濟空間大大擴展,經濟的優勢更形顯著。
越南是全面要與中國經濟合作,捨棄對西方與日本的幻想。中國的經濟力量便變成最大的政治優勢。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