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人才來港不工作 經濟貢獻剩幾何

本港出生率下降,人口老化加劇,移民潮又流失了數十萬人,勞動人口出現斷層,必須引入新血填補缺口。港府2022年底推出「高才通計劃」,大受內地人才歡迎,截至今年3月已收到7.7萬宗申請,約6.2萬宗獲批。惟有調查顯示,逾兩成受訪高才來港後沒有工作。港府大肆吹噓高才每年帶來340億元直接經濟貢獻,當中存在多少水分?
有協會就攜子女來港生活的人才家庭具體情況進行問卷調查,包括通過哪類人才計劃到達香港、家庭情況、子女教育、行業分布和經濟狀況等,結果發現申請「高才通」是人才來港的最主要途徑,達到71.5%;另有17.8%經優秀人才入境計劃來港。調查又顯示,來港人才有22%從事金融業;17.9%從事創新科技/金融科技等範疇行業;11.1%從事商貿與專業服務行業;同時亦有多達21.6%未有工作。住屋方面,逾八成六人選擇租樓,只有8.7%的家庭選擇購房,甚至有4.9%的家庭暫居深圳、親友借住等。
若根據調查結果比例來推算,意味有逾1.2萬高才來港後不工作,他們有的是找不到工作,有的則擺明只視香港為跳板。事實上,本港人力資源顧問早就指出,港府搶人才看似收到巨大成效,但當中存在不少水分,皆因高才通要求及審批寬鬆,既無要求申請者獲批後必須限時到港,更無規定限時找到工作。何況申請者絕大部分是內地人,不少人來港只為方便出入境甚至生仔,也有人只是為了替履歷增值,最終還是留在內地工作。
要符合高才通要求,目前主要有兩大條件,包括在世界一百強學校畢業,或年薪超過250萬元。惟從上述調查可知,年薪超過250萬元的高才猶如鳳毛麟角,來港家庭每月平均收入在5萬元或以下佔32.3%;收入在5萬至10萬元佔35.6%,這個收入幅度跟過去來港的國際人才比較,一點也不算高,或多或少反映出,他們來港從事的工作,並非需要特別技能的高薪工作。難怪有學者質疑,港府「盲搶人」毫無針對性,並無真正考慮香港產業需求。
最近港官又放出風聲,有意進一步降低高才通門檻,不用一百強大學畢業,次一些的院校畢業生也照收。眾所周知,高才通的申請者絕大部分來自內地,進一步放寬門檻,必然吸引更多內地人來港,結果又惹來非議,認為港府此舉旨在為本港人口換血。
無可否認,香港的國際化漸漸褪色,對西方人才吸引力不大,不靠內地補充人口,根本沒有其他辦法。問題是,當人才定義愈降愈低,引入這些人才對香港產業轉型是否有幫助,實屬疑問。甚至乎,部分人才來港後住在深圳,對本港的經濟貢獻又有多少?即使住在香港也是租樓居多,住宅租金已被即時推高,本地家庭怨聲載道。將來人才愈來愈多,與本地人競爭基層工種,會否引來另一波中港矛盾,港官豈能不細加思量!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