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難扭營商頹勢 餐飲零售續尋底

疫後經濟復甦速度緩慢,不少打工仔需勒緊褲頭生活。 疫後經濟復甦速度緩慢,不少打工仔需勒緊褲頭生活。
疫後經濟復甦速度緩慢,不少打工仔需勒緊褲頭生活。
收益衰過6月 業務萎縮大出血
經濟不景、百業叫慘,政府統計處昨日發表7月份中小型企業業務狀況按月統計調查結果,中小企業務收益的現時動向指數僅為41.8,處於收縮區域,且遠遠低於50的分界線。細看不同行業的表現,飲食業的業務收益動向指數由6月的33.3下降至7月最新的31.4;零售業亦由6月的39.9進一步下降至7月的35.8,兩個行業可謂低處未算低。另一方面,旅遊業監管局再接獲4間旅行社於過去一月停業的通知,有學者認為,中小企不同於大型企業,抵禦衝擊能力較低,加上來港旅客不足,飲食業、零售業等中小企無法受惠,令他們對經濟前景的看法更趨悲觀。
氣氛慘淡 僱用人手呈下降
政府統計處的上述動向指數是每月搜集600間中小企固定數據編製而成,當指數高於50就表示業務情況普遍向好,低於50則表示情況恰恰相反。最新公布的7月份中小企業務收益的現時動向指數為41.8,與今年6月的41.4同處收縮區域。按行業分析,調查中所選定的行業業務收益現時動向指數均低於50的分界線,飲食業及零售業尤其低迷。
飲食業的業務收益動向指數最新只有31.4,較6月的33.3再度下降,行內僱用人數的現時動向指數亦由6月的48.3下跌至46.3,顯示行業僱用人手呈下降;零售業的6月份的業務收益動向指數已低至39.9,7月份再跌至35.8,行內僱用人數的現時動向指數亦只47.9,較6月份的49.2同樣再收縮。
個別行業中,只有3個行業錄得輕微上升,包括批發業、商用服務業及進出口貿易業,惟批發業只由37.2升至39.1,仍未突破40。政府發言人認為,中小企的整體營商氣氛在7月略為改善,但不同行業表現不一,中小企對未來一個月業務情況的整體預期減弱,整體就業情況偏軟。
4旅行代理商不續牌停業
中小企經營困難,旅遊業監管局的網頁亦指,7月再有4間旅行代理商的牌照日期屆滿,並向旅監局提出有意停止經營,其停止經營日期均介乎於今年6月底至8月初。翻查旅遊業界的牌照相關數據,當中持牌旅行代理商的業務許可證由去年7月31日的1,332,減至今年同期的1,266;導遊牌照亦同樣下跌近百個;領隊牌照更由約1.2萬個下跌近千個至約1.1萬個,反映旅遊業僱用人數正在減少。
學者:中小企「見唔到曙光」
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李兆波認為,數字反映行業氣氛仍然「麻麻」,且從市面仍有不少「吉舖」來觀察,亦足見本港營商環境未見樂觀。李又指出,香港國際機場在疫情前的客運量達7,150萬人次,但在2023/24年度客運量只達4,520萬人次,坦言「入境根本無咩人來」,難以帶動零售和餐飲業的中小企;他又指雖然有部分大型航空企業或對本港經濟前景樂觀,但中小企「無咁多實力」,抵禦衝擊能力較低,對於目前本港營商環境「見唔到曙光」。
本港經濟疲弱,食肆經營未見曙光。本港經濟疲弱,食肆經營未見曙光。
本港經濟疲弱,食肆經營未見曙光。
進出口貿易業動向指數僅錄得輕微上升。進出口貿易業動向指數僅錄得輕微上升。
進出口貿易業動向指數僅錄得輕微上升。
街上也見到不少吉舖。街上也見到不少吉舖。
街上也見到不少吉舖。
政府曾推夜繽紛救市,惟效果未如理想。政府曾推夜繽紛救市,惟效果未如理想。
政府曾推夜繽紛救市,惟效果未如理想。
訪港旅客亦未能帶動零售業從谷底反彈。訪港旅客亦未能帶動零售業從谷底反彈。
訪港旅客亦未能帶動零售業從谷底反彈。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