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為公屋 寧捱窮 潑年輕人冷水:此路不通

本港樓價下跌仍難負擔,不少年輕人為上公屋「躺平」,變相削弱對社會的生產力。 本港樓價下跌仍難負擔,不少年輕人為上公屋「躺平」,變相削弱對社會的生產力。
本港樓價下跌仍難負擔,不少年輕人為上公屋「躺平」,變相削弱對社會的生產力。
單身躺平等到癲 18歲入紙排29年
年輕人面對學業、就業、創業及置業等「4業」困難,外界亦批評政府的青年工作不力。近年有不少年輕人年滿18歲便申請輪候公屋,甚至有人為上公屋而「減薪躺平」,有議員稱要等候最少29年才有望上樓,直指「此路不通」,亦有房委會委員指有部分人在讀書時或剛畢業已申請公屋,但其後投身工作及隨年資獲升職加薪,收入及資產有可能超出申請門檻,故成功獲配公屋的機會不大,然而樓價雖跌,但對年輕人而言仍是高不可攀,當局推出的青年宿舍亦是杯水車薪,故才需「出此下策」博上公屋。
非長者單身獲派屋 平均57歲
根據2022年統計調查的結果,30歲以下公屋非長者一人申請為3.8萬多宗,當中一半具有大專或以上學歷。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早前曾指「公屋制度絕對唔係鼓勵年輕人,18歲就嚟排公屋」,目前的計分制主要是照顧基層及退休長者。她又指不時聽到有人稱排了公屋20多年,重申公屋一人申請計分制不鼓勵年輕人排公屋,現時非長者一人申請者獲派公屋的平均年齡為57歲,最年輕獲安置申請者的年齡則介乎47歲至52歲之間,故過早排公屋,然後經常顧及資產入息限額是阻礙人生發展,她形容這些年輕人的做法是扭曲了自己的人生。
房委會委員、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昨在電台節目中表示,不認為年輕人申請公屋「躺平」屬於主流,皆因他們要在申請期內保持收入不超出限額並非易事,房委會定期抽查輪候5年或以上仍未上樓的申請人,超出入息限額會被取消資格,相信30歲以下申請者數目將逐步減少。他認為當局應探討調整公營房屋內出租及出售比例,例如增加資助出售的比例,讓年輕人有更多機會自置居所。
放寬資助樓按貸保證助置業
議員周文港在同一個電台節目表示,最年輕獲編配公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的平均年齡為47歲至52歲,如果年輕人年滿18歲就輪候公屋,要等候最少29年,加上有入息及資產限額,認為年輕人申請輪候公屋「此路不通」,現時年輕人輪候公屋的趨勢有所減少。另外,當局放寬資助出售單位按揭貸款保證的安排,包括延長二手市場最長30年按揭貸款保證期至50年,加上樓價下跌,相信可以有助年輕人向上流動。
實際上,按照房屋署指引,編配予「配額及計分制」下非長者一人申請者的租住公屋數量每年設定配額,並設有計分制度。申請者獲配屋的優先次序,會以其在「配額及計分制」下所得分數為依據。除了入息必須合乎外,也會計分,累積分數愈高,便會愈早獲得編配公屋單位。而申請者的分數會按其成功登記公屋申請時的年齡計算,在計分制下,18歲申請者將獲0分,19歲獲9分,20歲獲18分,每一歲加9分,如此類推,直至59歲獲369分為止。
議員倡可預售青年居屋樓花
對於如何紓緩年輕人的住屋問題,議員陳穎欣建議「青年未來居屋計劃」,包括在未來新發展區北部都會區、交椅洲人工島、將軍澳137區,向18歲至35歲的合資格年輕人預先出售居屋樓花,先付首期,在單位建成入伙後可獲編配單位;若以家庭申請更可優先獲得編配,冀進一步鼓勵生育,又建議政府應同步增加青年居屋的供應量,建議3個新發展區公私營房屋維持7比3,並預留一定數量單位讓18歲至35歲青年優先申請,希望上述計劃能令青年有新途徑置業,帶來「上車」的希望。
現時非長者一人申請者獲派公屋的平均年齡為57歲。現時非長者一人申請者獲派公屋的平均年齡為57歲。
現時非長者一人申請者獲派公屋的平均年齡為57歲。
為紓緩年輕人的住屋問題,議員建議「青年未來居屋計劃」,包括在未來新發展區北部都會區。為紓緩年輕人的住屋問題,議員建議「青年未來居屋計劃」,包括在未來新發展區北部都會區。
為紓緩年輕人的住屋問題,議員建議「青年未來居屋計劃」,包括在未來新發展區北部都會區。
有房委會委員表示,不認為年輕人申請公屋「躺平」屬主流。有房委會委員表示,不認為年輕人申請公屋「躺平」屬主流。
有房委會委員表示,不認為年輕人申請公屋「躺平」屬主流。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