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七公:全面規劃政策 促進體育發展

巴黎奧運會正如火如荼進行,中國香港隊共派出35名運動員參加,在多個項目上都有亮眼表現,更在劍擊和游泳項目中取得兩金兩銅,創下歷史佳績,提升香港的國際形象,令全港市民為之振奮和自豪。港隊其他運動員的表現也同樣值得市民關注和掌聲,他們在世界舞台上展現香港運動健兒堅持不懈、頑強拚搏的風采,這正是香港精神的最佳體現。
江旻憓、張家朗凱旋回港後都感謝劍擊前輩運動員的付出和積累,有了前輩「種樹」,後輩才能夠有更多機會和資源追逐夢想,達到「收成」。劍擊作為奧運和亞運的運動項目,香港運動員在國際賽事中持續有優秀表現,被納入本地A*級精英體育項目,不僅有專門的訓練場地,配備專業教練團隊、全面運動科學及醫學支援,還可獲額外資助,以優化訓練計劃。運動員可以專注訓練,毋須擔心生活開支。
制度僵化 資源不均
不過,並非所有的運動項目都有政府持續、大量的資助。例如桌球項目由2014年起,連續4屆不納入亞運項目,令獲A級資助、在亞洲甚至國際賽場上屢創佳績的香港桌球項目面臨降級的威脅,資助或減八成。事實上,體育政策一直被質疑欠缺長期規劃,體育精英制度亦過於僵化,資源分配不均,某程度上都限制了運動員和運動項目的持續發展。
政府近年提出「普及化、精英化、盛事化、專業化、產業化」5大策略方向,並設立精英資助制度,集中資源培育具潛力和卓越成績的精英運動員。精英資助制度有嚴格的計分表,如果在4年資助周期中,運動員或運動項目沒有達到資助條件,項目就有降級的風險,資助亦會隨之減少甚至取消。
屬於A級項目裏的精英運動員,每人最高可獲得每月4.45萬元資助,但B級運動員每月資助僅有萬幾元,並不足以支付生活、訓練和醫療。有運動員為了生計要工作,沒有足夠時間訓練,比賽中打不出成績,項目要降級失去資助,造成惡性循環。
我明白政府資源有限,要將資源投入在最能夠出成績的運動項目和運動員身上,但只靠獎牌、名次為指標,以是否納入奧運或亞運為條件,不利於運動項目的多元發展,亦忽視了有潛質運動員的付出和進步。不少教練和運動員為了取得獎牌維持資助,過度進行高強度訓練反而傷害了運動員的身體,影響運動員在賽場上的發揮。
對於暫時未納入奧運或亞運的項目缺乏支援,亦阻礙新興項目的探索發展。今年巴黎奧運有霹靂舞、滑板、攀岩和衝浪4項新興運動,深受年輕人喜愛,這亦是時代趨勢。我希望奧運熱潮成為契機,政府可檢視及優化精英資助制度,並以更長遠的規劃分配資源,為有潛力發展的運動項目和運動員提供資助,促進不同運動發展,進一步提升市民對其他體育運動的關注和興趣,令體育運動更加普及化。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