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港人口嚴重失衡 靠內地難補缺口

香港人口結構面臨大轉變,預計會嚴重失衡。眾所周知,香港出生率偏低,人口持續老化,加上近年移民潮,令本地勞動人口更捉襟見肘,餐飲業便長期缺乏人手而大嗌救命;要言之,人口失衡,難免衍生許多社會問題。
政府統計處向立法會交代推算香港人口結構及趨勢。最新一套涵蓋至2046年的香港人口推算已於2023年8月發布,政府預計香港總人口會由現時的751萬,增加至2046年的819萬,而未來25年本港將有152萬人淨移入,當中包括單程證持有人增加超過89萬人,及各項輸入人才計劃增加39萬人,預計勞工人口將在2038年達到高峰的366萬人,之後將回落至2046年的358萬人。
從以上的數字看來,未來25年將有152萬人淨移入,那麼是否足以證明本港無懼勞動人口不足問題?本屆政府一直為「搶人才」卯盡全力,前年年底開始實施「高才通」等多項「搶人才」計劃,截至今年6月底,累計批出20萬宗申請,當中約15萬人來自內地。從數字上看,內地人才還是佔大多數,令人懷疑香港能否吸引「國際高端人才」?何以搶來搶去多是內地人才?有人力資源顧問毫不諱言指出,不少內地人才視香港為跳板,可能只想在香港吸收經驗,將來再回內地發展又或者到歐洲工作。香港要挽留人才,不單止要調整移民政策,亦要有產業政策配合,讓人才相信留在香港發展會有長遠發展。而香港目前經濟仍低迷,高端人才要來港投資興業,談何容易?
當局提到,本港1991年的總和生育率有1,281名嬰兒,2003年下降至901名,疫情期間下降至701名,現在略為回升至751名。事實上,政府以兩萬元鼓勵夫婦生育成效不大,現代女性多遲婚及不願生育,實在是大趨勢,推算2046年總和生育率為938名嬰兒,有關數據仍然比疫情前水平低。死亡趨勢方面,1991年女性預期壽命為80.7歲,但過去30年平均壽命不斷上升,即死亡率下降,相比其他經濟體,香港死亡率相當低,並預期死亡率仍會進一步下降,但下降幅度較小,預期2046年男性平均壽命達86.4歲,女性達91.8歲。港人長壽本來值得開心,但是香港的基層老人家卻是「壽則多辱」!
本港人口老化嚴重,長者數目多了,壽命長了,如何協助他們生活得健康快樂,包括退休後生活保障和醫護方面的照顧?現實卻是政府護老院舍及公共醫療滯後,長者等到死都未能輪到政府院舍的大有人在,專科如排隊做白內障手術都要等好幾年,最近政圈甚至吹風要削減2元乘車優惠,你說活在香港的基層長者是不是「壽則多辱」?
香港面臨人口結構大轉變,未來25年雖說有152萬人淨移入,政府其實還是必須制訂政策和長遠規劃。香港經濟已不能單靠金融地產,如何謀出路,怎樣拚經濟做大個餅,是政府要認真考慮去做的,而非靠吹噓「盛事」如何日夜繽紛。至於靠內地人才填補香港勞動市場缺口,也不一定靠譜,皆因內地一樣面臨人口老化,政治經濟要深化改革,香港的困境與出路,還是要靠一眾高官腳踏實地去策劃並落實。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