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人才抵港觀感落差大 政府:不能滿足過高期望

逾13萬人透過各項人才入境計劃抵港。 逾13萬人透過各項人才入境計劃抵港。
逾13萬人透過各項人才入境計劃抵港。
【本報訊】經歷2019年社會運動及過去3年疫情夾擊,香港人才流失。為了搶人才及資金,政府推出多項搶人才計劃,當局指截至今年6月底,各項輸入人才計劃共收到逾32萬宗申請,其中約20萬宗獲批,超過13萬人經各項人才入境計劃抵港,超越當局要在3年內引入10.5萬人的目標。但有議員指有人才抵港後感覺較預期有很大落差,政府則強調不能滿足過高期望。
議員陳紹雄昨在立法會人力事務委員會上指出,有來港的人才在內地社交平台《小紅書》表示,來港後發現與預期有很大落差,認為可能是申請人誤解計劃,問及當局有責任解釋。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何啟明強調各項輸入人才計劃的條件已寫得很清楚,如果申請人帶着過高的預期來港,例如誤解可以申請公屋,當局不能因此滿足,而當局會繼續宣傳各項輸入人才政策,又認為來港人才融入香港是雙向,除了香港需要人才幫助經濟發展,人才亦要決定香港是否適合他們。
倘中介標榜一定成功 料騙案
針對有議員關注現時出現不少針對來港人才的「黑中介」,何啟明提醒現時本港的輸入人才政策已可直接在網上申請,提醒如有中介聲稱一定可為申請人成功申請來港,很可能是騙案或涉非法行為。
另一議員鄧飛指按當局的數據,只有54%經「高才通」到港人才在港成功就業,又關注人才主要來自甚麼國家;另一議員洪雯就認為「高才通」下一步應「保量提質」,關注是否應為到港人才的年齡及行業設限。
何強調「高才通」反應正面,計劃不會終止,申請人不用趕着申請。針對來港人才的年齡及從事那種行業,他又指「高才通」計劃容許申請人來港兩年內找工作,現時來港人才年齡主要介乎30至40歲,認為有助降低本港老齡化速度,又指如在對申請者施加太多條件,會令申請過於複雜。當局又指在各類申請中,內地與海外大學的比例約為6比4,海外申請人主要來自美國、澳洲及英國等地。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