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中美比較

最近在香港參加電視節目的討論,題目是中國與美國的科技誰更優勝。我的看法是,這樣的比較意義不大。例如有些評論列出中美科技學術論文發表數目、專利批准數目作為指標,可是論文與專利在發表、批准後,能產生科技發展的效果比例極小。且論文等代表的往往是研發的初始成果,要轉化成果,一是不易,二是還有漫長的工作。
又有論者以科研支出佔GDP比例,來顯示科研投入的規模。不過,投入產出的比例中美未必相同,單此比較分不出高下。中美之間還有價格差別,美國的科研成本高於中國,市場價的投入不足以反映兩國實際的投入規模與產出效率。當然,這總勝過用人均GDP來比較。
中美科研比例相差無幾,但大幅低於南韓、以色列。其中以色列若加上軍方的投入,應屬全球之冠,遠高於發達國家的平均數,但成就的科技,主要反映在IPO(股市創業上市)上,對形成產業、發揮實質經濟作用也低。科研創新有一個發展階段,由發明與創新進至對產業與經濟有影響,還要靠完整的產業鏈體現其實際效益。沒有產業上的效能,不能有實際的技術提升和擴散轉移帶來的效果,因而是否有相關產業鏈的支持便成關鍵。美國積累的發明創新不少,它的企業與股市也集中了不少海外的發明與創新,美國去工業化的後果是沒法將之產業化,主要的效益只停留在股市裏的股價炒賣投機。
科技發展模式從來不是線性,也多有破壞性新科技的干擾。在現有科技發展的途徑上,跟隨領頭者發展步伐與標準,若不創新,往往很難追趕,即使趕超了,也會面對破壞性的新科技的衝擊,有關科技的發展路徑因此受破壞,為此投入的科研資金與資源便變成浪費。
於是,今天美國可能在某一範疇領先,中國仍可異軍突起,用新的方法另闢途徑來趕超。同樣,美國亦可趕超中國現有的領先,特別是過往美國投入減少,但以其經濟規模與基礎,重新加大投入,也可能容易趕超中國。
有說中國科研人員多,工程人才冠全球,可是不少留學或移民美國,為其所用。即使美國減少利用中國人才,也可改用印度人才,人才比較便不能局限於本土培育者,也應包括外國部分。
中美比較,應屬動態的競爭,每一階段會有高低,但不代表優劣成定局。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