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議員稱加幅溫和 倡做兼職填數

趙同學 趙同學
趙同學
【本報訊】資助大學學費將於2025/26學年起連續3年增加,平均每年加5.5%,政府指,大學學費在過去20年沒有調整,期間通脹已升近四成,政府資助學費比率由八成升至接近九成,需要增加學費以體現財政紀律。身兼嶺南大學協理副校長的議員劉智鵬亦指今次加幅溫和,平均每月僅涉200至300元,他引述校園學生兼職的最低時薪亦有60至65元,基本上學生「做兩三個鐘都做咗返嚟。」他又指,政府可研究增加學費的靈活性,如不同學科不同學費。
籲研不同學科不同收費
劉智鵬出席一個電台節目時指,政府公布的加幅,難以在朝夕之間追上收回成本比率達18%的目標,認為可攤分5至10年達到目標,今次加價至少重啟已停擺27年的回本機制,3年後亦可再作檢討。他認為,政府可研究不同學科不同收費,例如外國大學讀歷史亦會較理工科便宜。
中大聯書院學生會工作小組召集人羅竣彥理解政府加學費,但連加3年亦會令學生感到吃力,盼能攤長,例如每兩至三年增加一次。他又指出學生本來亦有不少支出,部分更需幫補家庭或借貸,所以每月加數百元亦「小數怕長計」。就讀香港大學的大一學生陸同學亦指,感覺加費也算合理,因學費涉及的成本也有上升,如教師工資等。就讀港大大二的趙同學說:「從社交媒體平台了解到此事,自己的感受還好」,不過,她亦指留意到有網上反應認為增加了學生壓力。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