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制裁俄羅斯

因烏克蘭戰爭,美國與歐盟要對付俄羅斯,一是在戰場上比拼;二是制裁,以打擊俄國經濟,使之無力支撐戰爭。俄國依賴石油、天然氣的出口,因而制裁集中於俄國的油氣出口。
由於歐洲在戰前高度依賴俄國的石油、天然氣進口,天然氣佔歐洲進口的40%以上,制裁的重心便在於歐盟禁制從俄國進口。除了美國疑炸毀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斷絕德國與俄羅斯合作壟斷歐洲天然氣進口與銷售的企圖外,美國用歐盟之力阻止從俄國進口,也禁止俄國向歐洲以外出口。因歐美控制國際貿易與金融,大企業多屬歐美擁有,制裁有一定的成效。2021年歐洲進口俄國天然氣佔總進口40%以上,2023年降至15%,歐盟更決議在2027年完全停止從俄進口,似乎經濟制裁戰,歐美頗為成功。
可是,今天歐盟仍然切不斷與俄羅斯的天然氣貿易,2024年初仍然是俄國天然氣的最大出口地,超越中國。除了直接出口,如比利時從俄國入口的液化天然氣大增,俄羅斯的石油、天然氣亦大量地經阿塞拜疆、土耳其、奧地利轉口到歐洲,例如意大利的天然氣從俄國經奧地利入境,甚至比利時從俄國進口的液化天然氣亦轉口至西班牙,更遠至中國。此外,歐盟成員的羅馬尼亞與匈牙利,更與俄簽約油氣由土耳其供應,後者依靠土溪天然氣管道從俄進口。至於石油,美國與歐盟強制各國從俄進口的價格要低於每桶30美元,以此阻止俄油出口。可實行以來,俄羅斯石油出口外運者六成多由「影子油輪」運輸,價格遠超歐美強制的35美元水平。
美國與歐盟制裁俄羅斯有成效,但有限,打擊不了俄國的油氣收入,因為在歐盟以外,俄羅斯還有對中國、印度兩大能源進口大國的出口,彌補了出口歐盟的減少。相對地,歐盟減少從俄進口,改從美國進口,成本大增,打擊經濟與民生。若氣候變化,油氣需求增加,歐盟各國的處境困難。歐盟中各國依賴俄國能源進口的還不少,它們應是抗拒對俄制裁,乃至反對烏克蘭戰爭的力量。烏克蘭周邊國家如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斯洛伐克等歐盟國家,和歐盟以外的塞爾維亞、奧地利,都會支持取消對俄油氣的禁運與限制。土耳其作為最大的制裁破壞國,得益於制裁,但也會是要求轉變,使土溪管道成為俄氣輸歐的通道。
這是當前俄羅斯油氣的政治經濟學。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