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七公:打貪禁禮失效 面子工程重臨

端午節剛過,香港人及內地居民利用3天假期出門旅遊,或在家休息,內地公安部則忙於端午打貪。公安部日前公布,在全國範圍破獲48個非法製售「特供酒」團夥,繳獲逾30萬瓶非法「特供酒」。至於端午應節食品,內地又玩出近9,000元(人民幣‧下同)一盒的天價糉子。兩件事都與內地送厚禮風氣再生有關,難道內地打貪進入倦怠期,腐敗惡風又再大吹?
公安部在3個月內查獲逾30萬瓶非法「特供酒」,涉案金額近9億元。所謂「特供酒」,便是打着黨政機關及軍隊等「特供」、「專供」名義,在部分特定渠道銷售的「名酒」,公安部在全國範圍的行動,共繳獲31.8萬瓶「特供酒」,破獲的懷疑犯罪組織多達48個,被捕的疑犯超過400人。
如此雷霆重擊,其中一個原因,或與這些團夥均是「跨地區職業製假售假集團」有關,而且囂張的打着黨國機關名稱行事,若非有保護傘,便是無視法律到極點的犯罪行為,其組織實非一般山寨操作可比。
杭州蕭山區、浙江台州市早前都曾有執法行動,據蕭山區執法人員表示,相關店舖疑似為茅台酒售賣點,售賣人員遇查時不但能出示像真度極高的證明以及貨品標籤等,還有所謂資質證明。執法人員邀請了茅台酒廠(集團)的公司鑑定人員到場辨認,才能發現所謂「特供酒」並非茅台的註冊出品,一般人必定會被唬得一頭霧水。執法人員指出,犯罪者將一瓶普通白酒標上「××部門專用酒」等字樣,那瓶酒便成了身價不菲的厚禮,連背景及來頭都不小。
貧富兩極 刺痛百姓
再看索價高達8,349元的端午糉子,由鮑魚、海參、魚翅製成的糉子,好不好吃不知道,但銷情是真火爆,據說,禮盒甫上市,便被逾百人爭搶,很快便搶購一空。
上述兩件事均在端午節期間發生,頓成網上、公開討論的焦點,內地官場、職場及一般人情往來,早有「禮來我往」的文化與傳統,過去是禮隨人心,現在卻是禮隨千金,鋪張浪費、貪污瀆職自此而生。
幾年前,北京大力推廣官場新風,禁止官場鑽營、贈送厚禮,也叫停了公費款待、香煙酒水開路的辦事習慣。只是,「禮來我往」根深柢固,面子工程從來沒有根除,疫情一去,舊風再吹,不知是內地打貪放慢步伐,還是甚麼原因,總之,數千元一支酒、近萬元一盒糉,又刺痛了基層百姓,貧富兩極的矛盾再度激化。
說到這裏,不禁想起曾被大事宣傳、內地公務部門視為「戒條」的領導人講話:「領導幹部只有增強政治定力、紀律定力、道德定力,慎獨慎初、慎微慎行,才能禁得起誘惑、守得住防線。」而當上層缺乏定力,下游便再鑽營起來。源頭不除惡,下游掃蕩再多恐怕也沒有用。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