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強詞有理:附庸的悲哀

歐盟終於還是舉起貿易保護主義大刀,即將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最高將近四成的關稅。這並不令人意外,歐盟基本上已淪為美國附庸,沒有戰略和經濟自主可言,一切唯命是從,美國說一,歐盟不敢說二,美國怎麼做,歐盟只能緊緊跟隨。尤其是歐盟委員會主席萊恩等政客,壓根兒就是華盛頓的代理人,字典裏只有「服從」兩個字,維護美國利益多於維護歐盟利益。
面對中國電動汽車的競爭,歐盟選擇閉關鎖國,看似高明,實則愚蠢,正如鴕鳥埋首沙堆一樣,既是逃避現實的心理,也是不敢面對問題的懦弱,到頭來不但保護不了歐盟汽車產業,反而會進一步失去競爭力。歐洲相關企業尤其是德國汽車業對貿易保護主義一直強烈反對,理由很簡單,如果中國採取反制措施,歐洲汽車將更難在中國立足,最終受損的還是歐洲經濟。須知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去年銷量超過3,000萬輛,比美國加上歐洲的總和還要多,一旦失去中國市場,歐洲汽車產業的前景也就可想而知。
事實上,中國電動汽車憑藉本身強大的競爭優勢,進可攻退可守,即使受到歐美排斥,還可以開拓新興市場,加上國內龐大的市場作為後盾,基本銷量已有保證,歐美汽車無法相提並論。西方最近一直在宣揚中國「產能過剩」,其實如果歐美汽車進不了中國市場,只能敝帚自珍,那才是真正的產能過剩。
美國發動對華貿易戰這麼多年,始終佔不到便宜,反而不斷強調無意脫鈎斷鏈,就是因為中國不僅擁有全球最完整的產業鏈,而且擁有全球最大的市場。歐盟沒有吸取相關教訓,竟想構築貿易壁壘保護自己,簡直愚不可及。正如有評論指出,中國汽車業正從電動化走向智能化,未來可望向更高端發展,即使歐美加徵高額關稅,也改變不了中國汽車業持續升級改造的大方向。沒錯,中國汽車愈來愈智能化,歐洲政客反而愈來愈低智化,可謂莫大諷刺。
黃台之瓜,何堪再摘,受到俄烏戰爭的衝擊,歐洲經濟本已五勞七傷,若是再對華發動貿易戰,勢必雪上加霜。近年德法等歐盟大國經常強調戰略自主,可惜一直止於空談,連經濟政策也要跟隨美國,戰略自主云乎哉?說到底,歐盟一日不能擺脫美國控制,就只能繼續充當附庸,也就只能繼續走向衰落。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