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港大高層內鬥風波 調研小組介入撲火

港府指香港大學屬於香港,並非屬於校長或校委會任何一個人。(高嘉業攝) 港府指香港大學屬於香港,並非屬於校長或校委會任何一個人。(高嘉業攝)
港府指香港大學屬於香港,並非屬於校長或校委會任何一個人。(高嘉業攝)
張翔王沛詩各執一詞 毀校譽削弱管治
擁逾百年歷史的香港大學校政風波不斷,上周更因高層人事任命而將「內鬥」公開化,校委會主席王沛詩與校長張翔近日接連隔空過招,政府高層上周雖指示教育局介入,但一周過去,港大內亂仍然未平。港府昨日宣布,成立調研小組釐清港大近期內部運作事宜、協調溝通等。政府解釋,經教育局向相關人士了解,發現不同人士提供的訊息並不一致,故需委任小組釐清事實,並研究處理方法,當局更指,香港大學屬於香港,並非屬於校長或校委會任何一個人,任何事情必須以大學利益為首位。有政黨批評港大高層近期爭議不斷的處理不理想,破壞大學的運作及良好聲譽。
教局常秘教資會主席參與
政府昨日宣布,調研小組由教育局常任秘書長李美嫦及教資會主席雷添良組成,小組會盡快展開工作,並設立由教育局及教資會秘書處組成的支援團隊。當局指出,教資會與每所資助大學在撥款時均有簽訂《大學問責協議》,就大學的管治、問責及資源運用訂下準則,確保大學運作符合香港利益和配合香港的發展,制度層面上,教育局除了提供資源外,亦負責制訂香港整體教育政策及發展策略,教資會撥款安排和教資會資助大學的運作必須配合政府整體教育政策方向。
政府強調,港大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耕耘、校內團隊的共同努力下,得來不易之卓越成就應獲珍惜。相信成立小組可協助港大提高管治效能,同心協力推動大學再創佳績。政府高層早前曾指,香港大學屬於香港,並非屬於校長或校委會任何一個人,任何事情必須以大學利益為首位,大學要不斷自我完善,如港大行政有不當要改善。政府又指,對大學撥款每年以百億元為計,公帑要用得其所,大學也簽署了問責文件,內容對管治和發展是有一定要求,官員亦已與張翔及王沛詩會面並協調溝通。
去年已爆投訴校長前哨戰
張翔與王沛詩率領的校委會近日頻頻過招,一方指摘校委會繞過校長辦公室、委任新的副校長;一方則指摘對方事前知情,懸空重要管理層多時,有礙校內管治。
今次港大風波早在去年10月已上演前哨戰(見表),由「吹哨人」投訴、校方成立調查小組,到今年4月專責小組調查結果獲校委會接納,並指針對張翔校長的「指控不足以確立」後。不足兩個月,港大又爆出高層人事任命「內鬥」風波,港大校友更因此爭相介入,港大人紛紛要求政府煞停鬧劇。
張翔(左圖)與王沛詩(右圖)近日接連隔空過招。張翔(左圖)與王沛詩(右圖)近日接連隔空過招。
張翔(左圖)與王沛詩(右圖)近日接連隔空過招。
港大校政風波延宕時序港大校政風波延宕時序
港大校政風波延宕時序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